尤清儘管形象老舊了,也在二次政黨輪替後銷聲匿跡,但是他跟台獨勢力所提出的擔憂其實是擲地有聲,民進黨內部的惡鬥雖然令人厭惡,但是卻是民進黨內部豐富與強悍戰鬥力來源的不爭事實。

 

昨天民進黨黨主席的投票結果出爐了,由現任黨主席蔡英文連任成功,以壓倒性的票數擊敗老黨員尤清,尤清的票數輸的非常難看。同一時間,令民進黨氣勢大振的還有新科黨主席蔡英文也順應民意與黨內勸進,投入年底的五都選舉。雖然昨天這兩件事情都是讓人驚呼連連,但其實好像都是必然發生的事,冷靜想一下,這兩件事的結果都一如預期。

 

黨主席的連任,尤清投入競選從頭到尾就幾乎沒人看好,反倒被認為是民進黨反對變化的陳腐勢力,只不過是借著雙英辯的一時失利,試圖翻盤,但是雙英辯的後續沒有持續擴散、發酵,並沒有替這些人帶來足夠的支撐力量。雙英辯只需要突顯出問題就可以功成身退,死咬著馬英九從不正面回應的形象,就可以為民進黨創造一個偌大的發揮空間,來掌握對這項議題的發言權,很多人在辯論前看衰這場辯論只會拉台馬英九的個人聲勢,更認為民進黨應戰這場辯論是無獨有偶的意外,但正因為直接迎戰,反倒讓在野黨黨主席的身價拉台到與國家元首對等的地位。反倒是國家元首在這場辯論中並沒有消除,反倒協助民進黨突顯問題所在,更顯示在這個議題上,執政者處理的手法粗糙有欠考量,這反倒是替民進黨製造更大的優勢。尤清等人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趨勢變化,並以為在這個「失敗」中可以分到一杯羹,也有立委認為這場失敗會帶給蔡英文領導上的危機,這時發生的蘇貞昌私會李光耀的消息,更助長尤清等人,但事實證明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昨晚的開票結果,大家一致認為民進黨終於走向團結,無不歡欣鼓舞。這樣懸殊的開票結果的確反應初黨員對新形象的渴望與肯定,由蔡英文領導下創造的世代交替形象將是民進黨最大的資產,媒體人認為蔡英文並不具有民進黨內部派系惡鬥的習氣,反倒具有過去黨外時期的氣質,這點是蔡英文能夠獨樹一幟的有利條件。民進黨從陳水扁以後,所謂的新生代就不停在統獨之間受到猶疑,同時也因為對陳水扁的態度而迭受批判,其實今天蔡英文的勝出代表統獨的爭議可以稍稍降溫,比起台獨黨綱,十年政綱並不像尤清所謂的不負責任,相對的抱著黨綱不放的執拗形象反更令人厭惡。統獨爭議在陳水扁的時代已經進入最高峰,但是太過露骨與缺乏變化,再加上弊案爆發,反倒讓台獨意識受到衝擊,原本就對基本教義派排斥的民眾,自然對於統獨爭議的問題,寧願暫時將它束諸高閣,用民生問題把它架空,就像馬英九與謝長廷在競選總統時所做的一樣,並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它暫時必須要退居第二位,但是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的時間太短,反倒造成二次政黨輪替,這次政黨輪替的意義並沒有2000年那次意義重大。

 

雙英辯的結果是2008年被束諸高閣、被民生議題架空的統獨重新下假並具有實質的討論價值,其實統獨議題一直是民進黨必須要牢牢抓在手裡的王牌,被架空或者失去,都將會讓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的差別縮小,但是統獨爭議在陳水扁時期的經驗教訓下,就是這個議題即使是民進黨本身也不在完全代表發言,而必須要很細膩、小心的處理。這樣的氣氛促成了尤清及台獨勢力的復燃,認為在這個國民黨製造的絕佳環境底下,是可以伸張台灣獨立意識的絕佳時刻,於是毅然決然向蔡英文開戰,但是他們忽略了今天的台灣獨立氣氛只是回復到陳水扁時期之前,在依附於經濟發展的議題底下,作為約束的條件,而不是做為國家發展的首要指導方針,這群人難免又將問題意識型態化,這早已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也不符合二次政黨輪替之後的台灣現狀。

 

對蔡英文於雙英辯之後必須重提公投與否定ECFA,多認為台獨勢力在民進黨內部擴張,蔡英文必須用這種方式來安撫討好,但是當蔡英文提出與中國在不設前提下的對話時,卻又激起台獨勢力的反彈,遂促成今天的黨主席之爭,其實這場選舉延續自上一屆的蔡同榮與辜寬敏。但是如果只是把這場黨主席的選舉看做是台獨勢力的挫折似乎又只是看到了一半,因為黨內瀰漫的世代交替的聲音並不只是針對台獨份子,也指向過去在民進黨內部輪番出現的臉孔,他們要求民進黨有一番新的氣象,有一番新的形象,這種熱情其實令人擔憂,因為沒有傳統延續的支持下,只強調一個事事創新的政黨是空洞且不穩定的,你不知道該如何定位它,就算它是新的一批人、新的一切作法,但是它終究是打著民進黨的大纛,能夠信賴也只有這個老字號,跟新人、新作風根本沒那麼直接相關。更何況,一個驅逐傳統甚力的團體,其實冷漠、現實的作風其實更令人毛骨悚然,更不值得信賴。此外,在洋溢一片改革更張的口號、煙霧中,經常出現更多過往被壓抑或者有心人士的滲透與操弄,這又豈是黨員、民眾所樂見。

 

尤清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台獨,或者舊勢力的反彈,更重要的是派系整合的問題,也許現在人寧願相信民進黨內不只有山頭林立,早就隨陳水扁下台之後,派系就樹倒猢猻散,各大天王寧願自立山頭,也不願意參與實際派系運作來掌握民進黨,因為那早已聲名狼籍、給人家極度惡劣的觀感,同時這些派系光芒早已被陳水扁塑造的黨內強人的光環給蓋住了,要重啟派系根本就不可能,也沒有多大意義。也難怪蔡英文在上節目的時候,聲稱自己是接下一個沒有人要的爛攤子,沒有人與他爭奪黨主席的位子,她意指的不是台獨勢力的蔡辜,而是原本林立的派系、山頭,派系始終存在,只是掩旗息鼓。尤清認為要整合派系,並不是對空鳴槍,並不是搞不清楚狀況,他不只是擔心民進黨被「竊取」,更擔心的是過去的派系抗衡的局面會失衡,也許在陳水扁之後掩旗息鼓、一蹶不振,但是比起單一派系的勢力擴張,同時又是台獨勢力最為害怕的方向發展,唯有重新喚起民進黨內各派系、各山頭,並試圖以「整合」為名提供他們黨政舞台的訴求,與其一面倒向自己所不樂見的方向,不如喚起鬥爭。
 

從某個角度上來看,尤清儘管形象老舊了,也在二次政黨輪替後銷聲匿跡,但是他跟台獨勢力所提出的擔憂其實是擲地有聲,民進黨內部的惡鬥雖然令人厭惡,但是卻是民進黨內部豐富與強悍戰鬥力來源的不爭事實。畢竟民進黨從黨外走來,本來就是內部分裂、外表聯合的情況,一直存在著黨外求政治自由、黨內路線鬥爭的奇異景象,這比起國民黨而言更是顯的生氣蓬勃,但是民進黨卻總是有一批批黨員出走,游離,他們並不代表民進黨的意義被去蕪存菁,反倒應該看重民進黨的分裂,整合是不應該被輕易終止的動作,這才是真正的世代交替,一旦放棄整合,意味著黨內的聲音定於一尊,這才是民進黨真正墮落的時刻,因為那通常意味著過去的某一個派系已經掌握了絕對的黨內資源與權力地位,並對其他派系產生排擠與驅散的作用,這對一個政黨來說不是個好現象,但是對於民進黨來說,卻是對抗國民黨的最有力武器,因為民進黨並不像其他國家的政黨一樣,對手只有一個政黨,同時政黨都屬於一個正常的國家,在台灣,民進黨的對手不只有國民黨,還有反對台灣(非中華民國)是個獨立國家的諸多聲音。這也是台獨基本教義派與陳水扁被人唾棄的地方,儘管他們戮力要求民進黨明白表示並堅決認同對台灣獨立建國的立場,但是卻排斥了更多溫和的人民聲音,並且尋求一條激進而可能帶來犧牲的革命路線,這就是陳水扁跟台獨基本教義派最大的敗因。

這麼說並不是要為那些被封為十一寇或者任何穩健台獨說平反或者背書,正因為這群人的理念彈性,有很大的描述空間,所以有較強的號召力,但卻也由於他們對自己的立場猶疑不定,所以反而與國民黨只有終極目標上的差異,但是我們永遠不曉得這種只是終極目標的差異,就能夠保證明明看起來就是同樣作法確有根本上的不同,明明都是要與中國接觸,但是一個是統一,但是另外一個卻是獨立,這種要人民權且信任的保證就像馬英九在簽訂ECFA的保證時如出一轍。但是這群人認為自己是持有較理性、現實的作法不能夠符合激情的理念,所以受到來自這些假立場之名,形殲滅派系之實的惡劣手段,他們人數最多,但是比起其他派系卻也是最裡外不是人的一群人,他們會控告其他派系的口號治國與意識型態治國,而其他派系則會認為這群人毫無理想、毫無立場,有奶便是娘,哪裡有利就往哪裡鑽,他們互看對方現實勢利與理想過頭。在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台灣人意識空前膨脹,對這群人而言最為不利,也是台灣最浪漫、最負理想性的時刻,他們認為台灣人意識終於得到伸張,不再受到壓抑,因此過去那種虛與委蛇、凡事都配合的彈性、柔弱身段的作法大可不必,甚至要受到譴責,但這一切在陳水扁執政晚年與二次政黨輪替之後,又再次翻轉,這種激情在本屆立委與總統選舉終究可以看到,所有制衡原則的破壞,顯見選舉充滿報復性意味,這也是二次輪替雖極具戲劇性,但是意義卻不大。

 

但是二次輪替卻讓理想熱情變成毒蛇猛獸,把一切民生等現實問題無限上綱,甚至把他窄化為簡單的經濟成長問題,把台灣早就存在許久的分配不公問題簡單的歸類為賺得不夠,所以就把國內所有問題全部綁在一起,通通夠過國際開放的作法來加以解決,認為只要台灣整體經濟成長率提升了,所有人的問題都將「自動」獲得妥善的解決,但這種痴人說夢,卻變成了一個有先後順序的問題,分配的問題必須先等到錢變多了之後再來思考,如果把賺到綿薄的錢全部分調掉,而不是轉投資,那將是浪費,這大體是這個政府對於自己政策的立場。但是問題就在於這種先後順序的分界點在什麼地方,另外衝擊到的人群是不是已經獲得足夠的保證與信心去替台灣的未來做犧牲,而所有問題全部歸咎於整體經濟成長力道不足是不是根源問題的思考是否正確,這些思考卻沒有被揭開,也是今天政府受到抨擊的最根本所在,因為透過二次政黨輪替的煙霧之下,國民黨政府把這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全部綁在一個台灣人絕對不敢輕易碰觸的地方:統獨。只要把經濟衰敗與激進台獨綁在一起,只要把經濟開放與中國在不損台灣主權的情況下做「新鮮」的安排掛在一起,對於在二次政黨輪替過程中仍然保持激情的民眾而言,確實是具有「振聾發聵」的效果,同時把過去民進黨所追求諸多殊異價值一概抹煞。

 

這次五都候選人的產生過程其實惹人諸多揣測與懷疑,首先是南部兩都的候選人初選過程中,台南市的初選尤為詭譎,解讀這場初選結果只能從結果推知,反倒任何選前的臆測都落空,一個空降的人選居然能夠打敗在地深耕多年的地方人選,多數人認為這是因為與競選連任的陳菊不同,在台南縣市的兩位候選人都因為沒有連任壓力下競爭力不足,已經是連任過一次,多少有其包袱,尤其在黨中央明白打著改變與交替旗幟時,這些連任的候選人要邁向下一個八年已經足以令人感到倒胃口,更何況突如其來的合併升格早已讓這些即將卸任的地方首長難以與「早做準備」對抗。空降的例子不只在台南發生,在吵的火熱的三都北北中也出現類似的情況,除了北市蘇貞昌個人秀過頭,跳過黨中央決定,率先偷跑,原本在台中市參選意願極高的林佳龍最後也聲稱輔選到底,退出競選活動,其意願從高昂到低迷的轉變甚大,台中市同樣空降一名老面孔的蘇嘉全,在三推四請的情況下,依照原本的版本拍版定案,同樣的情況也發生也發生在新北市,原本矢志只要做好黨主席的蔡英文也點頭同意參選,這是個歷練,儘管她曾經說過偌大的台北縣超出她的能力範圍之外最為尷尬的或許是謝長廷,為了這場 五都選舉,極早就探出頭來表示,但是與林佳龍、許添財、蘇煥智一樣受到冷處理,黨中央寧願透過九人小組的密會協商,顯見黨中央的「審慎」作為,避免受到「外來因素」的干 擾。

 

這個機會不只在國民黨手上,更在民進黨那些過去被意識型態掛帥的各派系轟的體無完膚的「現實主義」者,他們可以用這個機會來跟國民黨搶奪代表台灣的「發言權」,同時利用民進黨與台灣的特殊關係跟立場優勢,更加名正言順的掌握所謂的「發言權」,但是他們與國民黨所做的如出一轍,只是因為他們消費的是那個從黨外到現在的台灣人政黨,獲得台灣人的信賴,這是尤清等人所不能接受的。但是這是民進黨的機遇,也是台灣人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國民黨絕對不能夠代表台灣人民,更何況現在執政黨的民調低落到這種層度,因此誰能夠在這樣的新局勢下獲得發言權或主導權,將會在台灣政治資源上擁有較大的支配優勢,只是這對於國民兩黨來說都是十分尷尬,畢竟兩個政黨都是與中國共產黨勢不兩立,任何親密的意圖都會被認為是私利,因為過去的記憶中,這種劃時代的接觸是極叫人感到難以適應。但是對於攻擊國內或者黨內的異己來說,卻是可以大張旗鼓,國民可以罵雙方是意識型態掛帥,只求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忘記現實,但對於民進黨來說,卻又多了一層黨內的排擠力道,這個大環境的優勢以及敏感的舉動,儘管必要,但是如果只是通過一個聲音,或者是透過排擠掉所有其他的聲音來達成都是對台灣人民的不幸,而民進黨現在似乎就朝這樣的方向。

   

天王的動向在這次五都選舉候選人提名上,與其說是合作營造一個世代交替的氣氛而選擇低調回應,甚至謝、游兩人都只是表是意願,但尊重黨內徵召,蘇貞昌的動作之大可謂特殊之至,而蔡英文及黨中央也默許讓「這位天王」能夠從新北市、台北市自由來去,相對於蘇貞昌,謝長廷與游錫堃的低調、被動反而突顯出他們對於主動請纓可能獲得的回應期待不大,至於呂秀蓮則完全近乎脫黨活動,從先蔡主席一步與總統辯論,在這場五都選舉的候選人提名中,她完全絕緣,除了催促名單趕緊出台,對於人選的意見也很少。這次五都的確是擺脫過去天王惡鬥的產物,但是不是煥然一新倒也不盡然,至少蔡英文與黨中央隔絕了謝、游,但是卻沒有放棄蘇貞昌。也許在北市的硬仗中,必須要仰賴蘇貞昌的衝勁,但是在新北市推出的朱立倫與台中市的胡志強,這兩人任何一人都不見得比郝龍彬要差,選民結構也大凡類似,何以這些地方就能夠婉拒謝長廷與游錫堃,站在以勝選為考量的黨中央聲明,這種選擇性佈局似乎有別的意涵。

  

蔡英文有必要投入選戰嗎?同時選在新北市,而不是台北市,而且是選在黨主席結果出爐後,黨主席的身份卻仍舊沒有更動蘇貞昌原先的安排,儘管黨內不停滅火,黨主席也跳出來說這一切是為了十年政綱的實踐,因為所以挑一個「具有台灣縮影的」新北市來實踐,這或許對新北市民很具有吸引力,但是這個說法比較像是為了自己的投入選舉所做的文宣,而不是一開始就鎖定的參選理由,畢竟在投入競選之前,蔡英文不只表達要做好黨主席的工作,同時也認為因為新北市的幅員過於廣大而力有不逮,卻始終對保持強烈意願的游錫堃冷處理。也許站在實踐十年正綱的角度來看,蔡英文要先試水溫,同時要親自檢閱實驗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與修正,但是十年政綱是市政政綱、還是國家政綱,如果是要能夠對抗國民黨的黃金十年的政策方向,那麼比起實際待在新北市,或許擔任黨主席還比較能夠統攝全國各地施行狀況,不是更能夠達到「十年政綱」在全國試行的效果,雖然藉由「新北市是台灣的縮影」搶先實行「十年政綱」的正當性,但是聚焦於新北市施政狀況,難道會給未來競選政權時的「十年政綱」帶來更公平的評估,換句話說,如果今天的蔡英文是為了未來總統之路的試行參選,勝選了,市政的牽絆會影響未來競選時黨主席可能的發揮功能,敗選了,或許人可以捲土重來,但是「十年政綱」卻可能一蹶不振。御駕親征的黨主席、帶職競選引發的效應以及未來的選務、政務推展上所受到的影響,都是日後可以觀察的方向。

 

蔡英文與蘇嘉全都投入選戰,黨內幾乎形成真空的情況也是一個觀察的方向,何以蔡英文與蘇嘉全能夠如此放心的在擔任黨職之後,還能夠投入選戰,未來站在中樞主導未來半年的輔選工作的黨內運作,蔡英文主席與蘇嘉全秘書長還能夠游刃有餘、充分靈活彈性進行,恐怕還是一個問號?只是如果這些台面上的領導人員在輔選工作上可以空缺或者不必負擔全責,那麼誰能夠擔當此大任,讓蔡蘇兩人能夠放心去投入自己的選戰。部分人認為民進黨在打一個總體戰,並不求五都得多少,而在凝聚更廣大的民意基礎,要在總得票率上努力動員,那麼五都的候選人就不再那麼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蔡英文的投入選戰與其說是要抵抗那位國民黨「強棒」,不如說是要累積實際選戰的經驗,勝負的差別可能又沒有那麼大,身兼黨主席與首長候選人,蔡英文輸得漂亮比起贏的慘烈對未來要更有幫助。但是如果這樣一來,其實新北市的角色就不一定是非蔡英文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