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竹市:宗親勢力猶存,政黨成為主導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4twldr/447063.htm
新竹市位於臺灣島西北部沿海,有“古城”與“風城”之稱,1982年,從新竹縣的縣轄市升格為省轄市。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37.3萬人(2001年底)。下轄東、地、西、北和香山5個區。
新竹市因建立臺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而聞名,成為臺灣的科技重鎮。本市有較強的科研力量,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及工業技術研究院下屬的聯合工業研究所等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均設在本市。臺灣高科技工業如資訊、電腦、精密電子、精密儀器、生物技術、材料、自動化、光電等均集中于科學園區。
新竹市也是一個客家人與外省人居住相對集中的城市,與閩南人構成三大社會群體。其中,閩南人約占總人口的一半,客家人占四分之一強,外省人占四分之一弱。這種經濟與社會結構特徵對新竹市政治生態具有重要影響。
一、地方派系與政治勢力的演變
臺灣光復到新竹縣市分開前,新竹縣兩大地方派系,即許金德領導的西許派與許振乾領導的東許派均以新竹市為經營中心。新竹市雖以客家人為主,但兩位地方派系領袖均是閩南人,顯示了閩南人在新竹市具有相當大的政治與經濟實力。1980年新竹科技工業園區的設立及1982年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直接影響到新竹市的地方政治生態。
經濟與都市化的發展,高學歷人口的流入,不利地方派系的生存與發展,因此,80年代以後的新竹市地方派系雖有歷史的遺留與存在,但影響力不大。不過由於新竹市特殊的社會結構與歷史變遷,仍存在不同的政治勢力,包括宗親勢力、外省籍群體、黨外勢力及後來的民進黨等。
80年代初期,以無黨籍施性忠為代表的“施家班”勢力是新竹市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施性忠曾任縣轄新竹市長,在首屆省轄市長選舉中,一舉擊敗有強大勢力的國民黨候選人,當選市長,以施性忠為核心的“施家班”勢力座大,不僅施本人當選市長,而且其妻莊姬美、兄嫂魏秀珍也先後當選省議員。在1989年市長、省議員與“立法委員”三項公職選舉中,國民黨推出童勝男競選市長,張蔡美競選省議員,許武勝參選“立法委員”;而“施家班”與民進黨組成“鐵三角”,由施性忠的胞兄施性融參選市長,魏秀珍參選省議員,蔡任堅競選“立法委員”。然而,施性忠不滿民進黨未讓其妻參選省議員,發生內訌,大批民進党,莊姬美進而自行參選市長,與其胞兄競爭,結果“施家班”與民進黨在這次大選中大敗,施性融與魏秀珍夫婦從此退出政壇,“施家班”就此結束在新竹市的勢力。
新竹市客家人多,有較強的宗親力量。其中“柯蔡宗親會”是一支重要社會政治力量。其重要成員有“立法委員”柯建銘、前省議員與第四、五屆“立法委員”張蔡美、前“國大代表”與第五屆市長蔡仁堅等。但因所屬政黨不同,各有自己的支持群眾。另外,林姓、鄭姓等宗親也有一定勢力。
人口較為集中的外省人也是新竹市一大社會群體。全市有43個眷村,約有3萬多張選票,成為影響選舉行情的一股力量。眷村的政治團體包括“眷村聯宜會”及眷村第二代組成的“擎天自強協會”等,代表人物有“國大代表”張一熙、前“立法委員”許武勝等。
隨著新竹市科技產業與都市化的發展,政黨政治的形成,地方勢力與宗親力量在衰落,已無法左右重要地方選情,不能主導地方政治權力的轉換,只能在基層發揮影響力,或者與政黨結合而生存。
二、權力結構的變化與政治勢力的消長
新竹市政壇權力之爭也是很激烈的。在過去六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當選4次,無黨籍與民進黨合計當選2次,已說明政黨力量在都市化較高的新竹市具有影響力。
在縣市分家後1982年新竹市第一屆市長選舉中,無黨籍的施性忠擊敗了國民黨提名、屬西許派的鄭耀宗。施性忠當選,標誌著新竹市在野勢力興起。從此,新竹市政壇的政治權力之爭,國民黨內的派系之爭不再是主軸,而讓位於國民黨與在野勢力即後來的民進黨的權力鬥爭。
在1985年第二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沒有派系色彩的任富勇參選,與無黨籍的施性中展開角逐,任富勇在國民黨的全力支持下當選。在1989年第三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又提名學者出身的童勝男角逐縣長寶座,戰勝民進党提名的施性融與自行參選的莊姬美,顯示政黨已成為新竹市選舉的主角。在1993年第四屆縣長選舉中,童勝男再次當選連任。在1997年第五屆市長選舉中,臺灣總體政治環境已發生變化,縣長一職爭奪更為激烈,有三人出面角逐,分別為國民黨籍的市政府秘書長林志成、民進党的蔡仁堅與無黨籍的王少泉。結果在約15萬張投票中,民進黨籍的蔡仁堅取得8.1萬張選票,當選縣長。國民黨候選人林志成得票6.2萬張選票而敗北,國民黨再次失去新竹市的執政權,新竹市政治生態進入一個新時代。在民進黨執政後的2001年市長選舉中,有4人角逐,其中主要是民進黨的祭仁堅與國民黨的林政則競爭,結果林政則以9萬多票獲勝,奪回執政權。由此變化可以發現,派系力量在新竹市已無發展空間,政黨政治已成主導,但宗親、地方勢力與不同社會群體對選舉仍有一定影響。
目前新竹市政壇基本上呈現政黨政治,主要是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權力之爭,親民黨勢力發展也較快。從發展趨勢看,國民黨的勢力在走下坡路,民進黨呈上升趨勢,不過在不同的權力結構中,國民黨與民進黨各有優勢。
民進黨在新竹市的力量雖在上升,但總體力量相對較弱。1989年到1995年的重大選舉中,民進黨的得票數在4萬至6萬之間,此後得票數在6萬至8萬之間。在1997年第五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得票突破8萬大關,得票率從1994年的26.9%大幅提高為56.1%,首次超過半數;2001年第六屆市長選舉仍得近7萬票,得票率為24.7%。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党取得3席中的1席,得票數為3.6萬張,得票率為29.8%,較上屆32.2%略有下降;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也取得3席中的1席(柯建銘),得票數為5.2萬票,得票率25.6%。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代表民進党的陳水扁得到7萬餘票,得票率為33.8%。民進黨在市議會力量薄弱。在1990年市議會選舉中,民進黨派出7人參選,結果只有吳秋穀1人當選,在25席市議員中僅占1席;在1998年與2002年的市議員選舉中,民進黨均取得5席,屬極少數。
國民黨及泛藍陣營在新竹市勢力相對較強。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獲得3席中的2席,得票數為6.2萬張,得票率為50.9%,較上屆43.2%有較大幅度上升;2001年獲得3席中的1席,得票數為4.1萬票,得票率為25.5%,若加上親民党的1席(呂學樟),則泛藍陣營得票數為18.9萬票,得票率達60.3%。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只得到4.6萬票,得票率只有22.4%;但將新黨與親民黨計算在內,則泛國民黨或泛藍陣營得票數達13.6萬票,得票率達65.4%。在近三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的得票率持續下降,從55.1%下降為42.8%與25.5%,但在市議會仍佔有很大優勢。在1998年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拿下29席中的16席,得票率達51.7%;在2002年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仍取得11席,加上親民党的1席,泛藍軍有12席。
新黨力量在新竹市曾有所發展,在1995年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取得好成績,高新武得票率達23.2%,高居新黨全省得票率第一位,但整體力量不大。親民党成立後,發展較快,並取代新黨的地位。宋楚瑜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得到8.8萬張選票,得票率達43.8%,遠超過民進黨與國民黨。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中,親民党獲得3席中的1席,得票率為28.6%,高居各政黨得票率第一;在2002年市議會選舉中,親民黨也獲得1席。不過,新黨、親民黨同屬泛藍軍,與國民黨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直接影響未來新竹市政壇政治生態的發展。
中國網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4twldr/447063.htm
新竹市位於臺灣島西北部沿海,有“古城”與“風城”之稱,1982年,從新竹縣的縣轄市升格為省轄市。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37.3萬人(2001年底)。下轄東、地、西、北和香山5個區。
新竹市因建立臺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而聞名,成為臺灣的科技重鎮。本市有較強的科研力量,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及工業技術研究院下屬的聯合工業研究所等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均設在本市。臺灣高科技工業如資訊、電腦、精密電子、精密儀器、生物技術、材料、自動化、光電等均集中于科學園區。
新竹市也是一個客家人與外省人居住相對集中的城市,與閩南人構成三大社會群體。其中,閩南人約占總人口的一半,客家人占四分之一強,外省人占四分之一弱。這種經濟與社會結構特徵對新竹市政治生態具有重要影響。
一、地方派系與政治勢力的演變
臺灣光復到新竹縣市分開前,新竹縣兩大地方派系,即許金德領導的西許派與許振乾領導的東許派均以新竹市為經營中心。新竹市雖以客家人為主,但兩位地方派系領袖均是閩南人,顯示了閩南人在新竹市具有相當大的政治與經濟實力。1980年新竹科技工業園區的設立及1982年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直接影響到新竹市的地方政治生態。
經濟與都市化的發展,高學歷人口的流入,不利地方派系的生存與發展,因此,80年代以後的新竹市地方派系雖有歷史的遺留與存在,但影響力不大。不過由於新竹市特殊的社會結構與歷史變遷,仍存在不同的政治勢力,包括宗親勢力、外省籍群體、黨外勢力及後來的民進黨等。
80年代初期,以無黨籍施性忠為代表的“施家班”勢力是新竹市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施性忠曾任縣轄新竹市長,在首屆省轄市長選舉中,一舉擊敗有強大勢力的國民黨候選人,當選市長,以施性忠為核心的“施家班”勢力座大,不僅施本人當選市長,而且其妻莊姬美、兄嫂魏秀珍也先後當選省議員。在1989年市長、省議員與“立法委員”三項公職選舉中,國民黨推出童勝男競選市長,張蔡美競選省議員,許武勝參選“立法委員”;而“施家班”與民進黨組成“鐵三角”,由施性忠的胞兄施性融參選市長,魏秀珍參選省議員,蔡任堅競選“立法委員”。然而,施性忠不滿民進黨未讓其妻參選省議員,發生內訌,大批民進党,莊姬美進而自行參選市長,與其胞兄競爭,結果“施家班”與民進黨在這次大選中大敗,施性融與魏秀珍夫婦從此退出政壇,“施家班”就此結束在新竹市的勢力。
新竹市客家人多,有較強的宗親力量。其中“柯蔡宗親會”是一支重要社會政治力量。其重要成員有“立法委員”柯建銘、前省議員與第四、五屆“立法委員”張蔡美、前“國大代表”與第五屆市長蔡仁堅等。但因所屬政黨不同,各有自己的支持群眾。另外,林姓、鄭姓等宗親也有一定勢力。
人口較為集中的外省人也是新竹市一大社會群體。全市有43個眷村,約有3萬多張選票,成為影響選舉行情的一股力量。眷村的政治團體包括“眷村聯宜會”及眷村第二代組成的“擎天自強協會”等,代表人物有“國大代表”張一熙、前“立法委員”許武勝等。
隨著新竹市科技產業與都市化的發展,政黨政治的形成,地方勢力與宗親力量在衰落,已無法左右重要地方選情,不能主導地方政治權力的轉換,只能在基層發揮影響力,或者與政黨結合而生存。
二、權力結構的變化與政治勢力的消長
新竹市政壇權力之爭也是很激烈的。在過去六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當選4次,無黨籍與民進黨合計當選2次,已說明政黨力量在都市化較高的新竹市具有影響力。
在縣市分家後1982年新竹市第一屆市長選舉中,無黨籍的施性忠擊敗了國民黨提名、屬西許派的鄭耀宗。施性忠當選,標誌著新竹市在野勢力興起。從此,新竹市政壇的政治權力之爭,國民黨內的派系之爭不再是主軸,而讓位於國民黨與在野勢力即後來的民進黨的權力鬥爭。
在1985年第二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沒有派系色彩的任富勇參選,與無黨籍的施性中展開角逐,任富勇在國民黨的全力支持下當選。在1989年第三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又提名學者出身的童勝男角逐縣長寶座,戰勝民進党提名的施性融與自行參選的莊姬美,顯示政黨已成為新竹市選舉的主角。在1993年第四屆縣長選舉中,童勝男再次當選連任。在1997年第五屆市長選舉中,臺灣總體政治環境已發生變化,縣長一職爭奪更為激烈,有三人出面角逐,分別為國民黨籍的市政府秘書長林志成、民進党的蔡仁堅與無黨籍的王少泉。結果在約15萬張投票中,民進黨籍的蔡仁堅取得8.1萬張選票,當選縣長。國民黨候選人林志成得票6.2萬張選票而敗北,國民黨再次失去新竹市的執政權,新竹市政治生態進入一個新時代。在民進黨執政後的2001年市長選舉中,有4人角逐,其中主要是民進黨的祭仁堅與國民黨的林政則競爭,結果林政則以9萬多票獲勝,奪回執政權。由此變化可以發現,派系力量在新竹市已無發展空間,政黨政治已成主導,但宗親、地方勢力與不同社會群體對選舉仍有一定影響。
目前新竹市政壇基本上呈現政黨政治,主要是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權力之爭,親民黨勢力發展也較快。從發展趨勢看,國民黨的勢力在走下坡路,民進黨呈上升趨勢,不過在不同的權力結構中,國民黨與民進黨各有優勢。
民進黨在新竹市的力量雖在上升,但總體力量相對較弱。1989年到1995年的重大選舉中,民進黨的得票數在4萬至6萬之間,此後得票數在6萬至8萬之間。在1997年第五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得票突破8萬大關,得票率從1994年的26.9%大幅提高為56.1%,首次超過半數;2001年第六屆市長選舉仍得近7萬票,得票率為24.7%。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党取得3席中的1席,得票數為3.6萬張,得票率為29.8%,較上屆32.2%略有下降;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也取得3席中的1席(柯建銘),得票數為5.2萬票,得票率25.6%。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代表民進党的陳水扁得到7萬餘票,得票率為33.8%。民進黨在市議會力量薄弱。在1990年市議會選舉中,民進黨派出7人參選,結果只有吳秋穀1人當選,在25席市議員中僅占1席;在1998年與2002年的市議員選舉中,民進黨均取得5席,屬極少數。
國民黨及泛藍陣營在新竹市勢力相對較強。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獲得3席中的2席,得票數為6.2萬張,得票率為50.9%,較上屆43.2%有較大幅度上升;2001年獲得3席中的1席,得票數為4.1萬票,得票率為25.5%,若加上親民党的1席(呂學樟),則泛藍陣營得票數為18.9萬票,得票率達60.3%。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只得到4.6萬票,得票率只有22.4%;但將新黨與親民黨計算在內,則泛國民黨或泛藍陣營得票數達13.6萬票,得票率達65.4%。在近三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的得票率持續下降,從55.1%下降為42.8%與25.5%,但在市議會仍佔有很大優勢。在1998年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拿下29席中的16席,得票率達51.7%;在2002年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仍取得11席,加上親民党的1席,泛藍軍有12席。
新黨力量在新竹市曾有所發展,在1995年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取得好成績,高新武得票率達23.2%,高居新黨全省得票率第一位,但整體力量不大。親民党成立後,發展較快,並取代新黨的地位。宋楚瑜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得到8.8萬張選票,得票率達43.8%,遠超過民進黨與國民黨。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中,親民党獲得3席中的1席,得票率為28.6%,高居各政黨得票率第一;在2002年市議會選舉中,親民黨也獲得1席。不過,新黨、親民黨同屬泛藍軍,與國民黨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直接影響未來新竹市政壇政治生態的發展。
中國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