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北市:社會結構多元化,政黨競爭尤激烈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4twldr/447095.htm

臺北市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272平方公里,人口263.4萬人(2001年底)。下轄12個行政區,其中松山、信義、大安、大安、中山、中正、大同、萬華為市區,文山、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為郊區。區下轄435個裏。

臺北市工商業發達,企業商號眾多,大集團總部主要集中在此。文化教育文化事業高度集中,聚集了臺灣大部分高度院校與各種媒體。

都市化發展程度高,社會結構特殊,無地方派系生存的空間,政黨競爭主導著地方政治生態。然而,各政治勢力的背後卻存在著複雜的族群、階層、同鄉、地方勢力,影響著臺北市的權力爭奪。

一、特殊的社會結構

臺北市是一個高度化的都市社會,社會結構日益多元化,加上大量移民的增加,未能形成地方派系,選舉主要受社會階層、群體、職業與同鄉會等因素的影響。按社會階層劃分,臺北市中產階級與白領階層比例最高,農業人口比例最低,這一社會結構對臺北市重要選舉有著不同於其他縣市的影響。

臺北市外省人與客家人比例較高,與閩南人可以說是均勢力敵。一般估計,外省籍人口占臺灣省的比例為14%,而在臺北市占28%-30%,按人口比例計算,臺北市外省人口約在75萬人至80萬人之間。臺北市客家人號稱40萬人,主要集中在通化銜,另外南門的克難銜、廈門銜、南昌銜、臥龍銜、合江銜、五常銜及士林、北投等也有不少客家人。但客家人在臺北市的鄉親觀念相對淡薄,凝聚力不強,在選舉中的力量並不明顯。客家人組織主要為“客屬總會”、“中原崇正會”、桃園與新竹旅北同鄉會與“長青會”。成員最多的是“中原客家崇正會”,會員和動員能力約8000人;桃園與新竹旅北同鄉會動員能力約2000人,北區客家會動員能力約1000人,以年長人為主的“長青會”動員能力約800人。另外,市內20多個民謠、山歌團體,其中11個屬崇正會,4個是自強會,3個屬北區客家會,其他包括“世界客屬總會”及其他客家團體如“客家人公共事務會”。客親大會名譽會長為吳伯雄,理事長為陳子欽。吳的勢力在桃園縣,對臺北市客家人群的影響有限。在第六屆市議員選舉中,各選區幾乎都有客家人參與加,卻只有邱錦添一人當選。第七屆市議員選舉,邱錦添也告落選。相反,民進黨則積極爭取客家人的勢力,陳水扁在市長任內,設立了“客家文化基金”,以爭取客家人的支持與票源。

不過,客家人在臺北市仍有各自的支援物件。在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的民意調查中,馬英九與陳水扁各有35%與34%的客家人支援率,可以說兩者的客家票源相當,新黨客家支持率只有4%。在另一調查中,客家人有41%支持馬英九,有35%支持陳水扁。為爭奪客家票源,雙方展開激烈競爭。

臺北市是一個外來人口的移民城市,有許多同鄉會。這些同鄉會往往在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依非正式統計,臺北市有200多個同鄉會。不少臺北市的政治人物在選舉中均會動員鄉親力量來支持。如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嘉義縣的省議員、縣議員、鄉鎮市長與農會總幹事等刊登廣告,號召臺北市的嘉義鄉親支持嘉義人陳適庸。較大的同鄉會有台南同鄉會、雲林同鄉會與宜立場同鄉會等。客家崇正會理事長為范振中。台南縣同鄉會勢力大,是民進党的有力支持者。曾代表民進黨參選臺北縣新店市長的陳正忠於1975年當選台南縣同鄉會理事長,陳哲男任秘書長。台南縣同鄉會凝聚力強,成員約有30萬人。台南同鄉會較少支持國民黨,而多支持民進黨。關鍵在於國民黨長期以老大自居,不重視同鄉勢力,主要依靠黨的組織力量動員。民進黨則因黨的基層力量不大,從而採取多種動員手段,其中同鄉會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與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台南同鄉會較少支持同為台南人的黃大洲與連戰,而多支持民進党的台南人陳水扁。臺北市的宜蘭同鄉會也有較大勢力,也多傾向支持民進黨。宜蘭縣被稱為“黨外故鄉”,一直是黨外勢力的重鎮。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在北臺灣的選票,唯一贏得對手的只有宜蘭縣。雲林縣同鄉會勢力也較大,估計有10萬人的選票,也是2002年民進党臺北市候選人李應元的一個主要依靠力量。

臺北市也有許多外省籍的同鄉會,如湖南同鄉會、浙江同鄉會與江蘇同鄉會等,在選舉中多有特定的支援物件,如江蘇同鄉會長期支持前“立法委員”潘維剛與市議員蔣乃辛,湖北同鄉會支持李慶華。

在地域分佈上,不同族群居住相對集中,各主要政黨在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支援勢力與群眾。如民進黨在臺北市的主要票源集中在西北部的北投區、士林區、中山區、大同區、萬華區等,陳水扁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在這些地區得票均獲得領先地位,得票率在40%以上;泛藍陣營的主要票源集中在內湖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安區、信義區、南港區與文山區,在多次重大選舉中在這一地區得票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在2002年臺北市選舉中,由於民進党的李應元在臺北經營時間短,總體實力不足,加上民進黨執政後經濟形勢不佳,在其主要票倉區也輸給人氣甚旺的馬英九。

二、市政府權力之爭

在臺北市長直選前,市長由官方委派,談不上權力之爭,可以說是由國民黨一手掌控。1994年進行民選市長後,臺北市權力之爭十分激烈,並且完全是一種政黨競爭,不像其他縣市受地方派系影響較大。

在1994年市長選舉中,執政的國民黨提名現任市長黃大洲參選,民進党提名陳水扁參選,剛剛成立的新党推舉趙少康參選。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選舉。在選舉後期,黃大洲因不善於選舉而面臨危機,而票源重疊的新党候選人趙少康希望增大。在這種背景下,李登輝主導的國民黨為不讓新党的趙少康當選,採取了“棄黃保陳”策略,即放棄無望的黃大洲,轉而策略性支持民進党的陳水扁,結果民進党的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獲得臺灣權力與政治中心臺北市的執政權。就三黨得票情況觀察,民進黨得票為61.5萬長,得票率為43.7%;新黨得票數為42.5萬張,得票率為30.2%;國民黨得票數為36.5萬張,得票率為25.9%。這一結果顯示,國民黨、民進黨與新黨三個政黨在臺北市均有相當實力,也是臺北市特殊社會結構的反映。

在1998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經過一番艱難的選舉後推出馬英九參選,民進党的陳水遍競選連任,新党由王建煊參選,仍然是三黨競爭格局。由於國民黨是由外省籍的馬英九參選,與新黨理念一致,因此新党實際上支持馬英九,王建煊完全是一種象徵意義的策略性參選。選舉結果,馬英九以76.6萬張選票當選,得票率達到51.1%;民進党的陳水扁雖然敗北,但得票仍達68.8萬張,得票率45.9%,顯示民進黨在臺北市有較強的實力;新党的王建煊只得4.5萬張選票,得票率不足3%,與上屆選舉相差甚遠。這一選舉結果也不意外,這是由臺北市社會與選民結構決定的。民進党的選民支持者比較穩定,而國民黨與新黨本屬同一政黨,其支持者多有重疊,相互交叉,外省籍民眾較支持新黨與國民黨內的非主流勢力。若三黨平等競爭,民進黨就會像上屆選舉一樣從中得利;若新黨與國民黨合作,選擇性投票,國民黨就會因此獲勝。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馬英九是外省人,形象好,既獲得國民黨群眾的支持,也獲得新黨群眾的認同與支持,而在王建煊不易當選的情況下,新黨支援群眾為了不讓民進党的陳水扁當選而棄王建煊支持馬英九,王建煊本人在選舉中也有類似的表示,即通過“棄王保馬”策略性投票,擊敗陳水扁。

在2002年臺北市長選舉中,臺灣政局已發生變化,民進党已成為執政黨,親民黨與台聯党先後成立,臺灣政壇逐漸變化為泛藍與泛綠兩大政治陣營的對抗,但各陣營內又面臨內部的整合。泛藍經過一番努力,實現了整合,推舉國民黨的馬英九代表泛藍參選;民進党的李應元代表民進党也即泛綠參選。經過激烈的較量,馬英九以87.3萬多票與64.1%的得票率大勝,但民進黨仍然達到49萬票與36%的得票率,顯示了其穩定的基本支持群眾。

從三屆臺北市市長選舉觀察,民進黨或泛綠在臺北市有50萬到70萬票的實力,泛藍則有80萬至近90萬票的實力。若泛藍整合順利或成功,就會在藍綠較量與對決中獲勝,否則泛藍分裂,票源分散,就會讓民進党從中獲利。可見,臺北市政壇泛藍與泛綠兩大陣營對抗激烈,泛藍勢力略大於泛綠勢力。

三、市議會權力結構與權力鬥爭

由於臺北市實現“半自治”,市議員通過直接選舉產生,因此市議員是臺北市權力爭奪最激烈的機構。臺北市議會實行自治民選時間相對較晚。1946年4月,臺北市成立參議會。1967年7月8日,臺灣“行政院”頒佈《臺北市議會組織規程》;1969年12月25日,臺北市議會正式成立。

臺北市議會議員由市民選舉產生,其名額以居民100萬人為基數,選出議員35名,居民超過100萬人部分,按其超過數,每滿5萬人選出1名,餘數滿2.5萬人增選一名。議員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市議會設議長與副議長各一人,由議員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自1968年開始到2003年,臺北市先後進行過九屆議會直接選舉。就各屆議會議員背景後,國民黨始終占多數,但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就市議會議長與副議長黨籍背景看,除第八屆副議長費泰鴻為新黨外,其餘均為國民黨黨員。特別是議長連任情況嚴重,30多年來一共只有4人,其中林挺生連任三屆議長,張建邦、陳建治與吳碧珠各任兩屆。儘管臺北市議會沒有明顯的地方派系存在,但議長與副議長基本上都是有重要地方背景與財團勢力的人。

就臺北市長民選後前兩屆市議會結構觀察,國民黨只戰三分之一強。在1994年第九屆臺北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取得20席,民進党取得18席,新党獲得11席,無黨籍獲得3席。1998年第十屆臺北市議會選舉,充分顯示了政黨政治權力結構。在這屆議會52席議員中,國民黨獲得23席,民進党19席,新党9席,無黨籍1席,不僅揭示了臺北市議會三黨政黨的權力結構,而且無黨籍也即地方派系與家族勢力影響相對較小。此後,由於臺灣整體政治結構的變化,2002年第十一屆市議會選舉發生重要變化,國民黨取得20席,民進党17席,親民党8席,新党5席,無黨籍2席。

不過在市議會,仍存在不同的次級利益結盟團體。其中以國民黨的次級問政團體為多。市議會內所謂的“陳家班”是一股次政治勢力,其領袖為前議長陳健治,成員包括了陳政忠、陳進棋、陳錦祥、陳永德等陳氏議員及老議員陳金璋、黃金如等。在第八屆議會選舉中,後兩位不再參選,陳健治進入“立法院”,陳家班勢力有所減弱,因此在議長選舉中,原有望繼承陳健治議長之位的陳政忠輸給吳碧珠。不過,陳家班仍是一股政治勢力,仍尊陳健治為精神領袖。“八人小組”也是國民黨在議會的一股次政治勢力,成員包括原有的蔣乃辛、林晉章、陳王梅(前養樂多集團陳重光之女)及新加入的李彥秀(李金璋女兒)、楊實秋、王正德、厲耿桂芳等。還有一個“好小子”團體,是國民黨市黨部為了新當選議員造勢,而結合而成的新當選市議員。這個團體6人中有4人來自媒體,分別為東森電視臺的王浩、華視記者陳惠敏、中視記者吳世正、員警廣播電臺的陳*(女字旁一個麗字下一個鹿)輝,另外兩位是前“教育部次長”林昭賢之女林奕華與律師賴素如。

民進黨在臺北市議會也有次級問政團體。早期有“八人綠色質詢小組”與“孤島組”,後則變為以黨內派系為主的次級問政聯盟。如“新潮系”新生代組成的“蓋建康”,由江蓋世、李建昌與段宜康組成。“正義連線”的柯景升、許富男、陳秀惠、羅宗勝、陳嘉銘等組成五人小組。“福國利連線”有顏聖冠、王世堅、高建智人;“美麗島系”有藍美津與陳正德等。其中王世堅經營日成營造公司,民進黨中央辦公室就是租借他的大樓,顏世冠是民進党“立法委員”顏錦福的女兒;藍美津是前“立法委員”黃天福(民進党前主席黃信界的弟弟)的妻子。

在臺北市議會看不到明顯的地方派系勢力,政黨是主導力量。但就議員個人的背景觀察,除了政黨力量的支持外,家族背景仍很重要。從當選的議員觀察,不少市議員是前議員、官員或政治世家或大家族的後代。現任議長吳碧珠就很典型,有一定的地方勢力與家族背景。她家早期經營豬肉鋪與五金行,更重要的是她的父親吳錫輝曾任多屆陽明山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而這正是建立地方人脈關係的社會網。現在該信用合作社改為商業銀行,前臺北市議員、現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陳勝宏擔任董事長,但吳錫輝仍為常務理事。這種背景是吳碧珠於1981年當選市議員、走上政壇的重要基礎。同時,吳碧珠連續當選兩屆市議會議長,新党、親民黨與國民黨等泛藍陣營的支持是重要因素。

四、政治結構的重組

臺北市是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權力爭奪激烈。總體上,泛藍較有優勢,泛綠力量相對較弱。

由於特殊的政治背景,90年代初以前,臺北市長一直由國民黨中央官派。1994年進行民選市長後,民進黨僅當選一屆市長,國民黨當選2屆。在縣議會選舉中,以前當選的議員絕大部分為國民黨籍。民進党成立後,當選議員不斷增加。親民党成立後,形勢又發生新的變化。在2002年最新一屆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取得20席,較上屆減少3席,得票率為32.1%;民進党得17席,減少2席,得票為32.7%;親民党得8席,得票率為15.4%;新党得5席,得票率為9.7%。就藍綠力量對比看,泛藍共得33席,占總席次的63.5%,得票率為58.7%;泛綠得17席,占總席次的36.5%。

就臺北市“立法院”選舉情況看,國民黨與新黨在“立法院”的席次下降,民進黨、親民黨-台聯党席次增加。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得7席,新党4席,民進党8席,無黨籍1席;就得票率觀察,國民黨得票數為51.6萬張,得票率為34.9%;民進黨得票數為53.7萬張,得票率為36.3%;新党得票數25.6萬張,得票率為17.3%;其他黨派得票數為16.9萬張選票,得票率為11.5%。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獲得大勝,取得8席;親民党取得6席,國民黨取得4席,台聯党1席,新黨未有人當選。就藍綠兩大陣營觀察,泛藍獲得10席,得票數為62.8萬張,得票率為51.4%;泛綠獲得9席,得票數為48.1萬張,得票率為39.4%。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泛藍獲得98萬票,得票率達61.8%;屬泛綠的民進党陳水扁獲得59.7萬票,得票率為37.6%。

從上述近年來臺北市多項選舉觀察,泛藍占具優勢,泛綠力量相對較弱,但泛藍內部的互動對臺北市政壇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oky 的頭像
    gloky

    葛洛奇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