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縣:區域小派系林立,藍綠陣營分天下

中國網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4twldr/448408.htm


台北縣是台灣地區最大的一個縣,面積2052.3平方公里,人口達361萬人(2001年底),人口約佔台灣地區總人口的七分之一強。下轄8市(板橋市、三重市、中和市、永和市、新莊市、新店市、土城市、蘆州市)6鎮(樹林鎮、鶯歌鎮、三峽鎮、淡水鎮、汐止鎮與瑞芳鎮)15鄉(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三芝鄉、石門鄉、八里鄉、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金山鄉、萬里鄉與烏來鄉)。縣治設在板橋市。

台北縣工商業發達,工廠企業眾多,是北部工業重鎮。主要工業包括紡織、電子、機械、金屬加工、塑膠、鋼鐵、陶瓷等諸多門類,是台灣工業最集中的地區。

早期台北縣的地方經濟與政治資源主要由幾大家族勢力控制,如板橋林本源家族、瑞芳礦業巨子李建興家族與顏雲年家族及蘆洲大地主李秋遠家族等。50年代以來,地方派系逐漸成為重要鄉鎮市的政治與社會勢力,對台北縣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在政黨政治發展後,黨派力量增強,與地方派系、家族一起成為影響地方社會權力結構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派系的地域分佈

台北縣是一個地方派系最多、最複雜的地方,但因地域遼闊、環境獨特別、人口眾多、社會結構特殊等,卻無法形成影響全縣政治活動的大派系。台北縣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等將台北縣自然切割成不易互相往來的區域。如大漢溪將新莊、三重地區與板橋、雙和(永和市與中和市)相隔,影響了地方派系在區域間的結盟。

台北縣是一個移民大縣,新增人口主要是從其他縣市流入的,估計外來人口占了該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另外,台北縣也是外省籍人主要居住地區。在這種社會結構下,加上台北縣人口社會流動大,無法形成全縣性的大派系,但仍存在以次地域(鄉市鎮)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或派系,估計在29個鄉鎮市中有30多個地方派系。有影響的次區域地方派系主要有瑞芳鎮的李派與戴派,三重市的三重幫,板橋市的邱派、劉派與鄭派,新莊市的國治派與聯合派,新店市的羅派與劉派,永和市的大陳派與小陳派,淡水鎮的麥派與陳派,中和市的呂派與林江派,五股鄉的林派與陳派。

(一)板橋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板橋市是台北縣政府所在地,人口眾多,超過55萬人,號稱台灣“第一縣轄市”。

早期,板橋地區的地方勢力主要是地方大家族或望族。50年實行地方自治後,地方派系興起,並形成新的地方勢力。60年代至70年代初,板橋鎮的劉順天、郭政一、邱明政三人先後角逐鎮長一職,形成板橋地區政壇上的劉派、郭派與邱派三股政治勢力。三個派系也代表著三個家族,各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劉派或劉氏家族。該派系最初領導人為劉天順,曾任二屆板橋鎮長。其家族勢力龐大,長子劉炳偉曾任市代會主席、省議員及省議會議長、國民黨中常委等職,1998年在“凍省”後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並在“立法院”成立一個跨黨派的、以原省議員為主體的次級團體“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顯示了其在政壇的影響力。民進黨上臺後,劉炳偉在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落選。次子劉炳煌經商,三子劉炳中任板橋中興醫院院長,四子劉炳華曾任“立法委員”。劉氏兄弟的堂兄弟劉炳發、劉炳信與劉炳輝分別曾任台北縣議會副議長、台北縣議員與市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均是地方實力派人物。劉派家族企業經營範圍甚廣,涉及營造、建築、醫院、廣告、金融及生產等事業。其中以劉炳偉家族為核心的海山集團是知名的大財團,旗下企業包括煌偉建設、滿佳建設、海山證券與劉大有企業等。劉派的基本勢力集中在板橋市農會、板橋市信用合作社等。

邱派或邱氏家族。最初領導人是邱海水。邱家早在日據時代就以經營三合板起家,到60年代從事糧食經營,再擴展到現在的金融與服務業等諸多領域。邱海水曾任縣議員與台灣省米糧公會理事長,其兄邱榮隆曾任鎮代表會主席,也是板橋信用合作社的創始人。邱海水之子邱益三曾任省議員,邱榮隆之子邱明政曾任縣議員及板橋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與邱家關係密切的實力派人物還有前“立法院”“集思會”骨幹吳梓及陳滕麒、楊林貴美與黃順燕等。其基本勢力仍在板橋市農會與板橋信用合作社。其投資事業主要為海山證券、環球戲院與亞東造景等企業。

郭派或郭氏家族。初其領導者為郭政一,曾任市民代表、“國大代表”與“立法委員”等職。郭派是以板橋江翠地方發展起來的派系。郭家原來擁有江翠地區80%的土地,在1968年都市計劃中,郭家因土地變更而獲得鉅額財富,並開始形成一股地方勢力,其代表人物大多是地主出身。其他重要人物有郭金榜(市民代表)、郭炳煌、郭慶華、王淑惠、郭杉村(市民代表)、郭逢裕、郭正喜(里長)等。

三大派系早期共同掌握地方政治與資源。如在同一時期,邱家的邱明政任縣議員,邱益三任省議員;劉家的劉天順擔任市長,郭家的郭政一擔任市代會主席。在郭政一繼劉順天出任市長後,劉家則推出劉炳偉任市代表會主席,邱家則因經營板橋信用合作社而不得不依法退出政壇。劉炳偉後來走紅政壇,不僅是省議會議長,也是國民黨中常委。在劉炳偉的統合下,劉家與邱家、郭家等組成海山集團,跨足建築、金融、證券等事業。

鄭派。是台北縣板橋市一股新的政治勢力,其領導人為“立法委員”鄭逢時。鄭逢時本縣人,經營多家企業,曾任縣議員,後任增額“國大代表”,接著連任第七、八、九等三屆省議員,1985年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因其在政壇的顯赫地位與影響力被國民黨列為不分區“立法委員”,並當選。鄭氏三個弟弟鄭逢德、鄭逢利與鄭逢調等均在商界發展。其妻王玲惠曾任國民黨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與台北縣婦女會理事長,王玲惠之父是台中縣黑派領袖之一。其他主要人物有吳梓(前“立法委員”)、張馥堂(曾任兩屆市長)、吳清池(曾任縣議員及板橋市長)、呂金材(曾任里長與市代會主席)、李淑貞(里長)、石瓊文(曾任“國大代表”)、黃梓榮(曾任板橋市長)。鄭派投資經營事業包括士林電機、元大證券、民興紡織、國寶飯店等企業。

此外,板橋市還有不少小派系與政治勢力。如在新埔地區以林豐正(現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為首的林家林係;在埔乾地區的曾家,包括了曾隆(前縣議員)、曾文奇(曾任市民代表)、曾文振(連任第十四屆縣議員)、曾國川(市民代表)等;浮洲地區的吳家,包括吳清池(曾任縣議員與市長及“立法委員”)、吳雪峰(曾任縣議員)、吳竹林(曾任市民代表)等;江翠地區的葉家,包括葉萬順(曾任縣議員)、葉慶賢(曾任板橋農會理事長);後埔地區廖家,包括廖聰海(曾任縣議員)、廖聰賢(曾任市民代表)、廖裕德(縣議員);社後地區的黃家,包括黃春榜(曾任縣議員)、黃春喧(曾任里長)、黃聲鏞(曾任縣議員與省議員)等。這些家族性的小派系對市級以上的政治權力結構影響不大,但在較小區域內仍具相當影響力,掌握著地方基層的經濟與政治資源。

(二)三重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崛起于三重地區,以房地產與建築業起家的三重幫,財力雄厚,曾是台北縣甚至台灣政壇一支十分重要的經濟與政治力量。三重幫包括了林氏家族、陳萬富家族、陳兩傳家族、邵恩新家族、蔡勝邦家族等。其中以三重市林*(王字旁一個育)琪、林*(同前)*(王字傍一個粼無右傍)、林榮三兄弟所建立的三大建設集團(宏國建設、宏泰建設與聯邦建設)最具影響力,不僅其財力雄厚,而且曾在政屆頗具影響力,林榮三曾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主任與“監察院”副院長,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其大嫂林謝罕見則曾為國民黨“黨營事業管理委員會委員”。同時與三重邦關係密切的陳萬富擁有國順建設集團,陳兩傳家族則擁有幸福水泥集團,蔡家也擁有吉安得建設集團。

這幾大家族之間有複雜的姻親關係,從而形成台北縣一個龐大的政商集團。林家的長女嫁給了陳兩傳,其子陳忠政是現任台北市議員與宏福集團的負責人;林家次女林阿滿則嫁給陳萬富。陳萬富曾任縣議會議長,地方勢力龐大。陳萬富女兒陳雪鳳嫁給板橋劉家劉順天之子、曾任省議會議長及國民黨中常委劉炳偉之弟劉炳華;兒子陳宏昌連任第二、三、四、五屆“立法委員”。蔡家則是林家的世交。蔡勝邦之父曾任第一屆縣議員,在地方頗具影響力。蔡勝邦從1980年起就當選為增額“立法委員”,直到1992年在林家的支援下當選第二屆“立法委員”。

“三重幫”結合板橋劉派形成台北縣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林氏第二代的林鴻池在1998年板橋市長選舉中,擊敗民進黨籍的吳成炎當選市長,顯示了三重幫的勢力。

不過民進黨勢力已在三重市興起。三重市市代會主席為民進黨籍的林正雄。民進黨籍的陳景峻曾任第八、九屆三重市長,後當選為第五屆“立法委員”。在1998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三重市代會主席朱清發,與民進黨縣黨部主任陳茂男競爭,結果朱清發以贏對方3千多票當選,取代前市長民進黨籍陳景峻在三重市六年的執政,在民進黨大本營取勝,對國民黨是一大鼓勵。但民進黨仍具相當影響力。陳景峻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因獲得三重幫的支援而當選,2001年又噹噹選第五屆“立法委員”,顯示地方派系與政黨之間新的互動模式。

(三)中和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在中和地區,林德嘉、江貴元同呂芳契、遊建池曾為爭奪中和市長一職,形成中和林江派與呂遊派。

林江派。最初領導人即為林德嘉與江貴元。其他代表人物還有前“立法委員”趙永清和前省議員江上清(隨母姓)兩兄弟等。趙永清家族勢力強大,其父親趙長江曾任“國大代表”,哥哥江上清曾是省議員。趙永清則已連任第二、三、四、五屆“立法委員”,是台北縣政壇的明星之一。其基本勢力在中和地區農會,投資經營的事業廣泛,主要包括資信建設、生根建設、上群建設、和群建設、林肯建設、穎駿建設、祥和建設、板信建設、大傑營造、極信證券與砂石業等。

呂遊派。最初領導人為呂芳契與呂芳海。其他主要人物還有呂芳煙、遊建池、遊任和(曾任省議員)與呂學圖等。其基本勢力在台北縣雙和汽車客運公司、台北市大有巴士公司與台北縣福和汽車客運公司等。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是裕華建設、樂華建設、明輝建設、富舜建設、和興建設、慶明建設、宗輝建設、廣平建設與秦鴻公司等。其中呂氏家族勢力較大。呂芳契于1958年便進入縣議會,進而任第九屆台北縣議會議長,後任省營唐榮鐵公司董事長,在地方頗具影響力,于1996年去世。在1998年1月的第十三屆市長選舉中,新黨縣議員鍾小平、國民黨提名從政多年的呂芳煙、民進黨提名黃政瑞展開競爭,國民黨籍的呂遊派呂芳煙當選市長,呂遊派勢力不減。

就中和市黨派力量來說,民進黨勢力雖有發展,但仍不能與國民黨的勢力抗衡。如在最新一屆中和市民代表會31個席位中,國民黨佔多數,民進黨只有5席。

(四)永和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在永和地區,以第一屆鎮代會主席陳新墻為首的一股政治勢力與第二屆鎮代會主席陳金讓為首的一股勢力形成永和地區所謂的大陳派與小陳派。陳金讓曾任國際青年商會永和市分會會長,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副主任與中央政策委員會副主任,曾是台灣政壇重量級人物之一。其他主要人物還有陳次男和前“國大代表”陳明雄等。小陳派在基層與縣議會具有一定實力,其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是和興證券、冠昱建設等。

(五)新莊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新莊市主要有兩大地方派系,即國治派與聯合派。

國治派最初領導人為陳國治。在第一屆新莊鎮長(1980年改設市)選舉時,陳國治當選,後來連任第二至第五屆縣議員,從而建立起一股政治勢力,被稱為“國治派”。另一代表人物是前省議員簡盛義。國治派的基本勢力為新莊市農會,投資經營的事業包括慶豐證券、板松證券、大新證券、必榮實業、實祥實業、環泰企業及運輸、房地產業等。

聯合派最初領導人為鄭建邦。新莊鎮鄭家的鄭建邦與鄭余鎮父子先後聯合其他勢力與“國治派”對抗,形成一個所謂的“聯合派”,成為新莊地區主要政治派系之一。後來,鄭余鎮加入民進黨,並連任多屆“立法委員”。新莊地區由地方派系對立已轉變為黨派競爭。聯合派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是永青實業與統領百貨等。

新莊市黨派競爭已經出現。國民黨籍的蔡家福連任兩屆市長(1990-1998),打破歷任鎮市、市長不曾連任的紀錄,屆滿後於1998年與2001年當選第四、第五屆“立法委員”。在1998年1月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在地方經營多年的黃林玲玲與民進黨提名的張孟哲及退黨的關爾嘉競爭,黃林玲玲當選,國民黨得以繼續掌權。

(六)新店市地方派系與政治勢力

新店市以羅福助家族勢力最具影響,有人稱其為羅派。羅福助是黑社會“天道盟”的精神領袖,在商場發跡後,進入政壇,並於1995年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兩個兒子也先後進入政壇發展。長子羅明才于1991年當選“國大代表”;次子羅明旭于1990年當選新店市民代表會主席,1994年當選省議員。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羅福助與羅明才父子均告當選,顯示了羅派的地方家族勢力。民進黨上臺後,羅福助放棄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台灣司法單位也對羅涉及的數起案件展開搜查,羅家勢力受到重大打擊,但羅明才仍當選第五屆“立法委員”。羅家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福佳國際貿易、永豐證券等。

新店市另一支地方勢力為劉派。其代表人物為劉盛良。劉曾連任三屆縣議員,並於1989年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後又連任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是一股地方重要政治勢力。

政黨力量在這裡逐漸成為氣候。在1998年市長選舉中,又是三黨競爭,國民黨提名曾正和,新黨提名吳善九,民進黨提名陳正忠,但這裡是國民黨的鐵票區,曾正和當選市長。

(七)蘆州市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蘆州市早期以大家族為地方勢力。大地主李秋遠曾代表一股強大勢力,曾擔任過四屆台北縣議員,三屆省議員,在省議會與李萬居、郭雨新、許世賢合稱“三龍一鳳”,享有盛名,到70年代才退出政壇。現在蘆州市地方勢力則轉變為政黨競爭。在1998年市長選舉中,有4人參選,分別是民進黨的黃劍輝、國民黨提名的張福利,另有無黨籍的李翁月娥與曾任三屆縣議員的許秀雄,後三者均是當地人,李翁月娥更是蘆州望族。最後,民進黨籍的黃劍峰當選市長,顯示了政黨力量的重要性。但地方派系在地方權力爭奪中仍具有影響力。

(八)淡水鎮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淡水地方政治長期由麥派與陳派主導。同屬國民黨的兩派若團結,國民黨在選舉中就勝利,否則就會敗北,因而兩派的聯合與鬥爭對地方權力結構具有重要影響。

曾任兩屆縣議會副議長的麥春福是麥派掌門人。麥春福後任省府委員及“國策顧問”,在地方具有相當實力與影響力。其他人士包括許宗爐、郭添印與陳照郎(曾任省議員)等。麥派基本勢力為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投資經營的事業包括福勝證券與淡水大屯高爾球場等。

陳根旺是陳派掌門人,另有無黨籍的呂子昌等人,呂已連任數屆縣議員。其基本勢力在淡水信用合作社與中興大業巴士公司,同時投資六傑建設公司等。

在地方政治權力競爭中,除地方派系外,政黨影響日益重要。在1998年鎮長選舉中,陳派與麥派曾達成協定,麥派支援陳派競選鎮長,而陳派支援麥派當選市代會正副主席。但國民黨提名的陳派大將未能當選,而由民進黨的郭哲道當選,國民黨失去鎮長權力,陳派認為是麥派未盡力與國民黨黨部未盡責所致,派系矛盾因此而增加。

(九)瑞芳鎮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瑞芳鎮先後有李派與戴派兩大地方派系勢力。

李派最初領導人為李建和與李建興。在50、60年代,瑞芳礦業巨子李建興家族在政壇勢力較大。李家第一代包括李建興與李建和等兄弟;第二代包括李儒聰、李儒侯、李儒將等堂兄弟,他們先後擔任過瑞芳鎮鎮長、台北縣議會議長、省議員(李儒將)、“立法委員”等職。直到1989年,李家才逐漸退出政壇。李氏家族代表的李派勢力分佈在三峽鎮農會、新莊市農會、淡水鎮農會、鶯歌鎮農會、坪林鄉農會、板橋信用合作社、淡水信用合作社及外縣市客運業與金融業。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瑞三礦業、海山礦業、日新企業、匯僑貿易、三合貿易、海山海洋企業、青島開發、青島貿易、青島通運、新竹玻璃、統一娛樂事業與亞洲水泥等。

以戴德發為代表的戴派也曾是瑞芳李派的勢力。戴德發是在李家的支援下先後出任瑞芳鎮代表會主席、縣議員及議長與縣長。其中第一任縣長梅達夫是由國民黨指派的,並在第一屆民選縣長選舉中獲勝。第二屆選舉中,梅放棄連任競選,由戴德發當選,揭開了戴派在瑞芳地區政治勢力的天下。

(十)汐止鎮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汐止鎮主要地方派系為廖學廣代表一支無黨籍勢力。他曾任兩屆鎮長,建立了雄厚的基層勢力,特別是在他的家鄉秀峰、新昌等地支援者甚眾。1995年,他離職後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又連任第四屆“立法委員”。在1998年鎮長選舉中,廖學廣妻子周麗美與民進黨候選人周雅淑、國民黨籍候選人高繁松競爭,結果周麗美以不到2千張票當選,顯示了廖家強大的勢力。

民進黨已成為汐止鎮一支強大的勢力。民進黨的周雅淑曾任兩屆縣議與一屆鎮長,在1998年鎮長選舉中失敗,但隨後當選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連任第五屆“立法委員”。

(十一)五股鄉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

五股鄉地方派系主要為林派與陳派。

林派最初領導人是林大坤,現在的掌門人為林志嘉。林志嘉為代表的林氏兄弟勢力較強。大哥林志卿和二哥林志誠在商界發展,林志嘉則在政界發展,已連任第一、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形成一股勢力。在1997年底縣長選舉中,林志嘉不顧國民黨的勸退,退黨爭取第十三屆縣長寶座,失敗後於1998年又當選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林志嘉又爭取泛藍軍的台北縣長選舉提名,但在初選中意外輸給新黨的王建煊,隨後退出國民黨,加入臺聯黨。林派的大本營為五股鄉農會,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元鼎建設、元鼎工程顧問公司、財鑫科技顧問公司、定鑫科技顧問公司、盛發貨運與元鼎加油站等。

陳派最初領導人為陳林讓。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是宏昌建設、原德貿易、宏合紙器與山水園餐廳等。

二、地方權力爭奪與權力結構

台北縣地方行政權與民意機構代表是地方派系與日後各政黨爭奪的主要目標。

(一)地方行政權力的爭奪

縣長一職是權力爭奪的核心。在過去14席縣長選舉中,前十屆均為國民黨內各派系或實力派政治人物當選;後四屆均為民進黨當選,揭示了台北縣政治生態的演變特徵。

80年代中期民進黨成立後,台灣政壇開始逐漸步入政黨競爭形態。在1989年第十一屆縣長選舉中,成立不久的民進黨首次投入縣長選舉,國民黨則提名形象清新的台灣大學教授李錫錕競選,但李錫錕的社會聲望與影響力遠不如民進黨領袖級人物尤清。結果,尤清以62.6萬張選票當選,國民黨提名的李錫錕以少對方4千多票敗北,民進黨一戰而勝,奪取台灣第一大縣的執政權。在1993年第十二屆縣長選舉中,民進黨的尤清爭取連任,國民黨提名“三重幫”的蔡勝邦角逐,剛成立不久的新黨推出李勝峰參選,競爭十分激烈。這一選舉顯然是一種政黨競爭,而不是派系之爭。但國民黨候選人的政商關係弱點,無法獲得反金權政治的民眾認同,再次敗北,尤清得以高票連任。

在1997年第十三屆縣長選舉,競爭更為激烈,共有6人角逐。包括國民黨提名的“勞委會主任”謝深山、民進黨提名的蘇貞昌、新黨提名的楊泰順、退出國民黨的林志嘉、退出新黨的周荃與無黨籍的廖學廣。其中主要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政黨之爭,國民黨要努力奪回失去8年的執政權,而民進黨則爭取三連任。這次選情對民進黨最有利。一是在台北縣的票源上,國民黨與分裂出來的新黨票源重疊;二是國民黨內鬥加深,有人退黨參選,分散票源;三是民進黨團結一致。結果,民進黨的蘇貞昌以57.1萬票當選縣長,保住了民進黨台北縣的執政權,而國民黨提名的謝深山以54.3張選票敗北。其中在8個縣轄市的重要選區,蘇貞昌較謝深山多2萬多票,是勝選的關鍵,顯示在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民進黨有較強的優勢。謝深山沒有地方勢力與地緣政治優勢也是失敗地重要原因。

在2001年第十四屆縣長選舉中,民進黨的蘇貞昌爭取連任,泛藍軍人選面臨內部競爭與整合,經過一番努力,新黨的王建煊通過民調戰勝國民黨的林志嘉,代表泛藍軍參選。但由於起步太晚,加上民進黨多年執政,結果王建煊得82.1萬票,以少對手5萬餘票惜敗,民進黨的蘇貞昌以87.4萬票取得連任。近四屆縣長選舉顯示,台北縣的權力之爭呈現政黨競爭,地方派系影響有限。

地方基層權力結構以鄉鎮市長為核心。基層權力基本上仍是國民黨的勢力範圍,但反對黨與無黨派力量增強,權力結構日益多元化。1998年與1994年鄉鎮市長選舉比較,國民黨當選席次從18席增為21席,得票率從56.5%降為53.9%;民進黨從2席增為3席,得票率從21.9%增為28.2%。其中,在1998年舉行的第十三屆鄉鎮市長選舉中,民進黨拿下的3席分別是蘆州市長黃劍輝、樹林鎮長廖本煙與淡水鎮長郭哲道;無黨籍取得2鎮3鄉,國民黨則拿下7市2鎮12鄉。在2002年鄉鎮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獲得21席,民進黨仍為3席,其餘為無黨籍。再次顯示,國民黨在基層仍有較大勢力,民進黨勢力發展相對較慢。

(二)各政治勢力在民意機構的競爭與實力

除了基層權力結構之外,原來的省議會、“國民代表大會”與“立法院”均有來自本縣的不同勢力。由於省議會與“國民代表大會”均已被廢,目前唯一的“中央”級民意機構為“立法院”。

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院”選舉中,台北縣各黨派競爭激烈。選舉結果,國民黨有13人當選,分別為李嘉進、吳清池、周錫瑋、劉炳偉、陳宏昌、李先仁、郭素春、蔡家福、李顯榮、南韓瑜、劉盛良、趙永清、羅明才等,得票數為59.3萬票,得票率為42.7%。民進黨有9人當選,分別為李文忠、周伯倫、張清芳、李應元、陳景峻、周慧英、周雅淑、王兆釧、賴勁麟等,得票數為40.4萬票,得票率為29%。新黨只有李慶華一人當選,總計得票數為12.2萬票,得票率為8.8%。其他黨派包括非政黨聯盟的葉憲修、民主聯盟的林志嘉、無黨派的羅福助與廖學廣等,得票數為27.2萬票,得票率19.5%。與上屆比較,台北縣總席次由17席增到27席,國民黨由8席增為9席,民進黨由4席增為9席,新黨由3席減為1席,其他黨派由2席增為4席。由此觀察,國民黨與民進黨有較大優勢,其他黨派勢力相對較小。不過,親民黨成立後,原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周錫瑋加入親民黨,國民黨席次減少,一個新的政治勢力出現。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競爭十分激烈,有69人角逐27席“立法委員”,結果國民黨得6席,民進黨得11席,親民黨7席,臺聯黨2席,無黨籍1席。

自1998年第四屆起,台北縣“立法院”選舉由單一選區改為三個選區,大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地方派系與家族的撐控能力。以台北縣內人口集中的七個縣轄市為例,在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幾乎都有地方派系支援的對象參選。如第一選區以板橋市為主的候選人劉炳偉,就有板橋劉、郭、邱三大家族支援,並當選。第二選區的蔡家福、李顯榮、鄭余鎮有新莊地區的國治派與聯合派的支援。陳宏昌有三重幫的支援,李先仁有蘆洲的李家支援,林志嘉有五股林家支援,李顯榮有新莊國治派支援,因而這幾人均以高票當選。在中和、永和、新店與汐止組成的第三選區,中和林江派的趙永清與新店劉派的劉盛良均當選;汐止地方勢力廖學廣繼續當選;新店羅福助與其子羅明才當選。這再次顯示,在政黨競爭的背後,在民意機構選舉中,地方派系仍具有較大影響。據台灣學者研究統計,1972年到1992年,台北縣歷界“立法委員”選舉中,地方派系平均得票率為49.1%;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地方派系參選人計18人,平均得票率為33.5%,顯示地方派系力量雖在下降,但在選舉中仍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縣議會是各地方派系與家族勢力最容易進入的權力角逐場。早期議會內,國民黨佔絕對多數。隨著政黨政治的發展,縣議會權力結構發生重大變化。1998年第十四屆縣議會選舉與第十三屆相比,在65席議員中,國民黨當選席次從37席增為38席,但得票率從52%降為46.8%,得票率首次降至50%以下;民進黨席次從10席增為12席,得票率從18.4%增為21.4%;新黨從5席減為3席,但得票率從7.9%增為8.6%;無黨籍等從13席降為12席,得票率從21.8%增為23.2%。在正、副議長選舉中,國民黨籍的許再恩與李學益連任成功。在2002年縣議會選舉中,國民黨仍獲得27席,民進黨增至16席,親民黨7席,臺聯黨2席,新黨未獲1席,其餘無黨籍人士。

在台北縣議會內,則存在不同的利益群體。其中最大次級團體是“同心會”,成立於1996年,主要成員包括呂進福、徐秀廷、黃忠信、許炳昆等,資深議員呂進福擔任首屆會長,後任會長為黃政瑞。成員有30余人,絕大多數為國民黨籍議員,也包括民進黨、新黨與無黨籍議員。在1998年縣議員選舉中,“同心會”約有20位連任。另一重要次級團體為“台北會”,成員包括李學益、陳幸進與邱益垂等。在1998年縣議員選舉中,該會有15位成員連任。

就藍綠兩大政治陣營實力觀察,近年藍綠兩大陣營在各種重大選舉中,雖然各有所獲,但泛藍略佔上風。在2000年台灣領導人選舉中,泛藍得票為126.7萬票,得票率為62.7%;泛綠軍得票74.2萬票,得票率為36.7%。在2001年第十四屆縣長選舉中,代表泛藍的王建煊得82.1萬票,代表民進黨的蘇貞昌得87.4萬票,僅相差5萬餘票。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泛藍獲得13席,得票85.8萬張,得票率50.9%;泛綠獲也得13席,得票65萬張,得票率為38.5%。在2002年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中,泛藍分別獲得34席與21席,泛綠分別獲得18席與3席。由此觀察,泛藍在台北縣有82萬至127萬票的實力,泛綠有65萬至88萬票的實力。

中國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oky 的頭像
    gloky

    葛洛奇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