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要搞“現實主義”外交 探索“第三條道路”

日本首相菅直人11日發表上任後首次施政演說,力倡行政改革和經濟轉型,實現經濟、財政、民生同步改善的“第三條道路”。

  外交方面,菅直人打出“現實主義”旗號,稱將在“切實深化日美同盟”同時,繼續推動鳩山政府提出的東亞共同體設想。

  將延續鳩山路線

  “我國既是海洋國家,也是亞洲一國,應該在這雙重屬性基礎上開展外交。”菅直人說,“具體而言,以日美同盟為外交基石,同時強化與亞洲各國的合作。”

  “深化與中國的戰略互惠關係,與韓國構建面向未來的夥伴關係,從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推進日俄關係,擴展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合作。”

  與此同時,日本民主黨幹事長枝野幸男昨天上午先後會晤中韓大使時表示,“日本國內的局勢給大家添了麻煩。今後將延續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路線”,表示新政府將致力于穩固與中韓兩國的關係。

  菅直人在施政演說中還表示,日本希望在氣候變化、無核世界等全球性課題上發揮主導作用。日朝關係方面,菅直人重申徹底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在清算歷史的基礎上,致力于實現日朝關係正常化。

  他宣布,為解決駐衝繩美軍普天間機場遷址問題,他將于23日訪問衝繩,出席衝繩戰役紀念活動,以表達對衝繩民眾長期負擔美軍基地的感謝。

  菅直人最後說,長期以來,日本未能在國家層面推動改革的最大原因是“政治領導力的缺失”,新內閣的使命是打破日本近20年來的閉塞狀況,“恢復日本的活力”。

菅直人說,內閣將在6月中旬發表新經濟發展戰略,提出到2020財政年度實現實際經濟增長2%的目標。

  他說,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崩毀,此後20年,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國民喪失信心,為打破閉塞狀態,日本需要探索“第三條道路”。

  根據菅直人的解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期間,日本實行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和基建路線,可稱為“第一條道路”,但這條道路的弊端在泡沫戳穿後盡顯無遺。90年代以來,日本開始探索美國式自由市場主義的“第二條道路”,盡管企業從中獲益匪淺,但招致失業人口增加、民眾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差距拉大等後果。

  “企業能解雇員工,國家不能解雇國民。”菅直人說,所謂“第三條道路”,就是實現經濟、財政、社保同步發展。他說,應該徹底扭轉“經濟、財政、社保相互對立的思考方式”。

  菅直人提出促進經濟轉型和發展的新思路,包括發展“綠色經濟”、構建“健康大國”、借力亞洲發展、設立特區、旅遊立國、科技立國等。

日本菅直人新内阁外交政策分析

菅直人组阁后,菅直人政权面临的迫切课题是恢复日本国民对民主党的信赖和信任,以期赢得7月份参议院选举,从而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因此,外交政策上的重点是扭转因基地搬迁问题导致日美关系后退的不利局面。而在对华政策的走势上,目前舆论普遍认为中日关系将会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总体上趋于乐观。
  
  中日关系乐观发展有内在动因
  
   观察来看,菅内阁将会进一步推进鸠山时期的对华政策。实际上,自民主党执掌政权以来,从鸠山倡导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动议来看,日本对外政策的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姿态日渐明朗。日本外交政策中具有鲜明的“机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特征,始终与强者为伍的民族根性,使日本成为观察“国际体系重心”的“风向标”。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重心位置发生转移,日本就会翻弄游移不定的“亚洲身份”,义无反顾地倒向强势的一方。从目前的全球力量格局演变态势来看,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日本自然而然地要向“入亚”方向回归。因此,日本对外政策构想体现为,发展和加强与亚洲诸国的关系,符合日本追随“国际体系重心”的外交传统,因此菅直人政权将会继承鸠山政权的重视亚洲的外交政策,谋求搭上亚太地区蓬勃发展的“快车”,从而摆脱自身经济陷于停滞的困境。
   菅直人组阁后,仍然是民主党执政,因此在外交政策上将会保持连续性,尤其是鸠山政权在发展中日关系上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加之菅直人在鸠山政权内即作为制定对华友好政策的核心决策者之一,他不可能在自身上台后破坏这种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从菅直人继承的外交遗产来看,正是由于鸠山鲜明地提出构建“东亚共同体”,在日美基地搬迁问题上令美国大为光火,并动摇了多年来日“日美同盟”的根基,直接引发了鸠山政权倒台。鸠山内阁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在中日关系上发展顺畅,得分较多,菅直人政权自然将会进一步推进与亚洲诸国的关系。
  
  政治家是否亲华未必重要
  
   自安倍政权以来,无论是哪任首相,不管其政治立场是趋于保守还是趋于自由,都将积极发展中日关系作为第一要务,这显然是基于日本本身的国家利益考量而做出的决断。由于日本步入少子老龄化社会,内需严重不足,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以高端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受阻,而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则给拉动日本经济增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契机。无论秉持何种立场的政治家,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谋算,显然都不希望中日关系搞坏。
   当然,菅直人作为政治家一直都与中国高层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显然更易于今后中日间的沟通和交流。但过多地关注新任首相是“亲中派”或是“知华派”,其实并无太大意义,因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目的是基于各自国家利益进行的战略博弈,寻求共识和妥协点,最终实现互利共赢。过多地给政治家贴上一些“亲华”或“反华”的标签,往往十分危险,因为恰恰是对中国比较了解的政治家在与中国发展关系上,反而会承载着比一般政治人物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日本,很容易被贴上“媚中”的标签,从而导致其在制定对华政策上阻力重重。成熟的国家间关系,显然不应在极具感情色彩的措辞上下功夫,而应该坦率而务实地寻求双方的利益结合点。
  
  平衡日美中关系是要务
  
   鸠山留给菅直人的“政治遗言”是希望在日美、日中及日韩关系上给予关照,尤其是日美关系处理不当是导致鸠山内阁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由于民主党从在野党转为执政党,缺乏执政经验,对于诸多问题处理的难度认识不足,在竞选公约中承诺的目标过高,现实中无法兑现,由此引发国民的失望和不满。基于这一惨痛教训,菅直人首相将会更为务实地处理内政与外交问题,通过扎实推进的方式,步步为营地获得国民的支持和信赖。
   从日美关系来看,民主党上台后,谋求外交自主性,力图与美国建立对等的伙伴关系,从而改变自民党长期以来追随美国的国际形象,这在当时赢得了国民的喝彩和支持;但从鸠山内阁的对美举措来看,由于鸠山倡导不包括美国在内的“东亚共同体”,令美国十分不悦,同时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一直瞻前顾后,引发美国不满,最终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遵守自民党于2006年与美国达成的搬迁协议。鸠山在日美关系处理上的“脱美”姿态,动摇了日美同盟的基础,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党最初提出的谋求日美关系对等化的目标在现实中碰壁,而且在基地搬迁问题上失信于民,迫使鸠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不得不最终辞职。
   战后以来,日本推行“亲美疏亚”的外交方针,在冷战体制格局下惟美国马首是瞻;冷战结束后,随着“一超多强”国际格局的逐步形成,国际经济和政治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日本在外交方针上出现了“脱美入亚”还是“入美入亚”的争论。目前的问题在于,从鸠山内阁的对美博弈过程来看,由于美国依然在国际体系中维持其强势地位,在此时点上与美国谋求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关系的时机尚不成熟,而日本又不想错过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勃兴”带动本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机遇。对日本而言,惟一的现实选择是奉行兼顾美国和亚洲的双头鹰策略――“入美入亚”。这种趋势从菅直人首相发表的施政演说中鲜明地体现出来,既宣称坚持日美同盟为基轴,又表示进一步发展与亚洲诸国的关系。
   今后日本政府的外交课题为,如何兑现日美之间在普天间基地问题上达成的协议,有效修复日美关系之间的裂痕,赢得美国的信赖,同时积极发展与中国等亚洲之间的关系。在日美中三边关系中维持微妙的平衡,确实是考验日本当权者政治智慧的“试金石”。
  
  菅直人的外交理念初露端倪
  
   尽管菅直人政权运营时日不多,但仅从个别外交事例的处理上还是能对其外交理念窥知一二。其一是在菅直人是否出席于6月12日上海世博会的“日本馆日”问题上。本来菅直人有意落实当时鸠山的承诺,亲赴上海参加此次活动,但由于日本新首相初访目的国往往是体现日本对该国重视程度的“风向标”,菅直人的这一举动令美国方面大为不满,面对美国的压力,菅直人采取选派鸠山作为首相特使出席的方式来化解这一难题。由此看出,日本外交方针的制定,还需顾及美国的态度。同时,从菅直人最初的决策来看,还是体现了新内阁重视中国的姿态,这也是日本“入美入亚”外交理念的具体体现。
   其二是在日本驻华大使的任命问题上,菅直人任命伊藤忠商事董事顾问丹羽宇一郎担任下任驻华大使,这一任职决定颇具象征意味。一方面体现了民主党倡导的政治家主导的政治理念,一改以往的驻华大使由外务省官僚充任的惯例。但首次由民间人士担当大使,不免引发官僚的不满和抵制;另一方面,体现了菅直人重视经济层面的民间交流,以此推动中日关系稳步发展,充分发挥经济界人士熟知中国国情的优势,挟中国蓬勃发展之势而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战略诉求。菅直人的这一任命,反映了新内阁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的决心。但任命经济领域的民间人士充任驻华大使,在涉及政治、外交及安全领域的谈判过程中,如何有效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国内舆论存有疑问。
   显然,当前的菅直人政权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赢得7月份的参议院选举,至于外交方面的问题则尽可能保持与前任内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有太多动作。总之,今后无论由谁充当日本的掌舵者,从现实的可操作层面来看,奉行“入美入亚”的外交方针,有效平衡日美中三边关系,似应是外交决策的“不二法门”。
  
  
  “中国因素”是日本复苏的关键
  
   本报讯 记者张婧报道 “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在迅速提高,并已达到‘可与美国市场并驾齐驱’的程度。”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新任首相菅直人外交上的表态,实际上说明了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已达相当高程度。
   “从中国角度分析,日本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位次在下降,重要程度在减低,贸易热度有所降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经济降温与中日政治关系冷热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从日本角度分析,两国贸易持续较快增长,日本对中国(包括香港)的贸易额已经超过对美国规模,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这说明两国贸易还在升温。”金柏松说。
   “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日本的重要程度在降低;但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的重要程度却在不断上升,已可和美国市场并驾齐驱。”金柏松分析认为,究期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济贸易增长水平低于中国,也低于美国、欧盟;二是日本市场规模不如美国、欧盟大,增长空间相对较小;三是中国对日本出口占中国总出口比重下降更多。在国际上普遍重视出口的情况下,日本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确实在明显下降。但是从日本角度分析,日本对中国出口呈现大幅上扬趋势。
   “可以说,日本目前之所以能走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期衰退,中国在其中已取代美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金柏松指出,近几年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增长率超过2.5%,标志着日本已开始走出“二战”结束后最长时间的衰退。与此同时,日本对美国出口和贸易顺差虽然还保持巨大规模,但是却成逐年连续下降的趋势,美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发挥的不是动力作用,而是刹车、减速的作用。
   “日本未来复苏还需外部需求带动。显然,‘中国因素’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比美国因素重要得多。”金柏松说。

日本首相新政能走多遠 經濟復蘇是頭等大事

早在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讀書時,菅直人曾發明瞭自動麻將桌的計數器,並因此獲得了專利。不過,這項專利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沒得到市場的認可。如今,作為日本首相的菅直人新發明的一項“專利”也似乎面臨著和當年的麻將計數器一樣的命運,這項新“專利”就是菅直人近日公佈的經濟新政。

  自相矛盾的策略

  新晉上任的菅直人面臨著其前任鳩山由紀夫和前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留下的爛攤子,肩負著處理好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挽回民眾對民主黨的信任以及提升內閣支援率等重任。在應對這些涉及到日本內政外交方方面面的各種挑戰中,提振在低谷中徘徊已久的日本經濟是重中之重。菅直人推行的經濟改革奏效與否,將直接關乎他能否坐穩首相寶座,關乎日本能否在小泉純一郎之後再度迎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局。

  菅直人本月11日下午在日本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發表施政演說,稱新政權將致力於重建日本經濟、財政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並宣佈要全面打造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強有力的財政”和“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體系。

  經濟低迷、財政赤字龐大和社會保障體系脆弱是困擾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的三個“老大難”問題,拿此三大難題開刀,菅直人的路子算是找對了。不過,這三個“老大難“問題並非菅直人的獨到發現,其前任們也都心知肚明,但絞盡腦汁想出的各種解決辦法都成效寥寥。菅直人的這個被稱為“三強政策”的新政能否得到強有力的執行,能否收穫強有力的成果,還打著一個問號。

  從日本經濟的現狀來看,這三項主張本身就自相矛盾。首先菅直人所謂的日本經濟強大是針對日本面臨的慢性通縮,從經濟學理論來看,這需要通過擴張型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刺激來實現。但這與菅直人所提的“強有力的財政”以及“強有力的社會保障”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因為健全的財政無疑意味著民主黨必然要縮小甚至放棄某些社會保障來節約財政開支。

  一方面要擺脫通縮,一方面又要財政健全,這就像一隻獵犬要同時追逐兩隻朝相反方向奔跑的兔子。在實際操作中,“前車之鑒”並不難發現。上世紀90年代,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過早收緊財政刺激政策,將消費稅從3%調到5%,引發了消費低迷,並被視作是導致日本經濟復蘇夭折的一大主因。日本有媒體稱,如今的菅直人踏上了橋本的老路。

  新政被指“很山寨”

  經濟的復蘇與穩定增長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經濟低迷、消費不振、民怨不絕。歷屆政府都把治理整頓經濟當作頭等大事,但成效有限,經濟復蘇始終缺乏強勁動力。

  前任們沒能完成的使命現在交給了臨危受命的菅直人。他沒有退路,但向前走又是步履維艱。雖然菅直人稱,會從以往政策失敗中汲取教訓,推行一條符合現實的經濟發展路線。但菅直人的這些說辭聽上去一點都不新鮮,甚至連菅直人和不少日本媒體所認為的頗有新意的“三強”政策也遭到質疑,被指“很山寨”。

  今年4月剛剛成立的“日本奮起黨”共同代表與謝野馨近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菅直人的新政策完全是“山寨版”。“日本奮起黨”成立時宣佈的新政策的內容是:建立堅強的經濟、堅強的財政、堅強的教育、堅強的故鄉等。

  可能難逃支援率陷阱

  以清廉形象示人的菅直人如今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他的人氣,日本最新的民調顯示,菅直人的民眾支援率已經攀升至64.8%。日本民眾期盼著清廉的菅直人能在解決日本政壇的痼疾——政治獻金問題上有所作為。雖然美軍普天間機場的搬遷問題是鳩山由紀夫下臺的導火索,但根本原因還是鳩山上臺以後其支援率連續下滑,糾結不清的政治獻金問題是導致鳩山支援率下滑的重要原因。

  不過,就算菅直人本人的清廉不為人懷疑,但其所領導的內閣卻難保“出淤泥而不染”。菅直人新政府上臺後才一天,就傳出國家戰略部長荒川聰做假賬的醜聞。對於菅直人來說,如果因為內閣成員接連陷入政治獻金的漩渦而導致支援率出現下滑之勢,那麼日本民眾對於菅直人的信心和耐心將是非常有限的。而一旦失去了支援率的依託,本來在戰略上就先天性不足、缺乏協調性的的經濟新政也就沒有了長期有效執行下去的民意保證,那麼,“三強”新政的命運可能也就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破滅只是遲早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