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民主」 和「 選舉民主 」/文﹕吳康民
過去人們對西方發達國家的政治體制和選舉制度推崇備至,認為是置諸四海而皆準的東西。可是一場世界金融海嘯,打破了美國金融經濟制度健全的迷夢,美國和歐洲這些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受創甚巨,至今未能復元。反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由於既有市場經濟的靈活,又有中央宏觀調控之利索,結果是震動較小,引起國際注意。一向被抹黑成獨裁專制的中國政治體制,竟引起西方學者的研究興趣。
民主社會主義惹爭議
2004年,胡錦濤 主席在訪問法國時,所作的演講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其實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把民主和抗日聯繫起來。說「沒有民主,抗日是要失敗的。沒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則抗他十年八年,我們也一定會勝利」。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要求民主是反對蔣介石的重要武器。蔣介石專制、獨裁,再加上貪腐和無能,結果失敗了。
毛澤東還斷言,全世界將來都要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同時認為中國當時條件還未成熟,所以實行的是新民主主義。
3年前,老資格的理論家謝韜,寫了一篇〈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提倡民主社會主義,一石翻起千層浪,引起了海內外的熱烈討論。
後來,這變成是教條主義者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一次新爭論,既然當權者主張舉老旗走老路,這場爭論也就只好暫時告一段落了。
解放前說民主的多
但是民主還是要講的,歷代領導人都講民主,不僅毛澤東講,鄧小平、江澤民也講。雖然他們沒有毛澤東講得多。
鄧小平在1980年講〈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雖然在今天被認為是「制度改革」的經典,但其中講及民主的東西甚少。他重點是反對終身制,黨政不分和以黨代政。這些在今天當然仍有現實意義。他同時主張提拔新人、年輕人,以至今天各級領導幹部任期都有一條年齡的框框,並被視為金科玉律。至於民主,鄧小平只提及「民主集中制」。而且他對「三權分立」十分反感,認為這是互相扯皮,影響效率。今天中央領導人對此仍攻擊不遺餘力。
翻閱《江澤民文選》三卷,他對民主的論述更少。1998年的〈20年來我們黨的主要歷史經驗〉講話中,方才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認為民主的本質,內容和形式,都是由本國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民主,是全國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廣大的民主」,「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護人權」。如此民主,實行了多少,有待總結。
除此文之外,未見他對民主有什麼新的論述。
民主集中制最民主
「協商民主」既然是坊間提出與「選舉民主」相對的命題,這裏似乎可以進一步加以討論。
「選舉民主」大家也許耳熟能詳。選舉就是投票,就是實行毛澤東所說的「無論男女信仰財產教育等差別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選舉制」。
「協商民主」呢,最早的提法是「民主集中制」。毛澤東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民主集中制,在1929年12月所寫的〈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其中提到要「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往後更多次提及「民主集中制」。
所謂「民主集中制」,通俗的說法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即是通過群眾中的民主討論,集中整理了意見,決策或人選,再放到群眾中去議論,最後作出決定。本來這是一個民主的好方法,但多年來的實行,往往是集中多於民主。一個決策,一個人事決定,一個法規,先由領導擬定,再發經群眾議論,而這個諮詢性的議論,又往往是走過場的。實際上是領導說了算。
協商民主徒具形式
開明的領導人,還會認真聽取意見,更多的人是對不同意見加以壓制。至於人事決定,更是領導安排好了,形式上通過會議決定。
中國從中央到地方,都設有政治協商會議。標明協商,就是與各界別人物共商國是。但這又不是權力機構,開會只是清議而已。
本來,協商民主,有其優點,就是減少了「拉布」和扯皮。但是如果有名無實的「協商民主」,那就不是真正民主。
中央領導人口口聲聲要「完善人民代表制度」,如何完善呢,只要真正實行協商民主,真正貫徹民主集中制就行了。
選舉民主應該比協商民主可靠,因為畢竟是一人一票無記名選舉或決定事項的。但選舉也有毛病,包括賄選和煽選。有的民主的國家,並不能選出治國有方的人物,以至國勢日衰,人民仍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民主也應結合國情。協商民主和選舉民主孰優孰劣,還需深入探討。早在1881年,恩格斯曾說過﹕「各個階級有思想的人,開始看到必須開闢一條新的道路,而這條道路只能是走向民主制的道路」。
吳康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