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中国加薪潮冲击是可以应付的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认为,尽管中国目前正酝酿工资上涨的问题,他相信由此产生的冲击是可以应付的(manageable)。

  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今年估计依然能取得9.5%的强劲增长。

  林毅夫昨天在世界银行举行的“全球经济展望”视像发布会上,回答媒体询问时作出上述表示。

  中国各地最近掀起加薪潮,富士康和本田先后提出了大幅加薪的方案后,引起各地工人蠢蠢欲动,一些中国工厂也因为工资问题,陷入罢工风波。

  有专家学者因此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是大势所趋,且将成为一种常态。

  林毅夫的看法是,虽然工资增加肯定会带动出口货品的成本上涨,导致人民币取得实际增值,而勿庸置疑,这会削弱中国出口品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工资上涨后,中国人民的购买能力则会变得更强,带动内需增加。因此,在平衡了这两个方面之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冲击,应该是在能够应付的范围内。

  此外,世行“环球经济展望”报告的主笔安德鲁·勃恩斯(Andrew Burns)昨天也指出,东亚经济将重现通货膨胀的压力,有资产泡沫的问题。

  他表示,发展中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复苏阶段。在短期内来说,东亚经济体的利率增加,而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又会维持在低水平,这就会导致热钱流入东亚,对经济可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决策者需要密切留意。

  林毅夫在回答询问时也同意,中国正面对一些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化的压力,他认为,要应付这些压力,中国政府应该保持政策的灵活性。

中国还需密切

留意资产泡沫问题

  世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学家伊华斯基(Ivailo Izvorski)认为,中国一些城市虽然面对房地产价格飙涨的压力,出现了资产泡沫,但中国政府最近一些降低价格的措施已奏效。尽管他也认为,中国政府还是需要密切留意资产泡沫的问题。

  除了这些内忧,中国也面对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

  林毅夫表示,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因此,若欧洲出现最糟的债务情况,中国肯定会受影响。此外,欧洲问题也会影响欧洲到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

  不过,他却认为,中国经济陷入双谷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他相信,中国政府在财政上还有很大的“游刃”空间,能进一步加强经济振兴配套,因此,中国应该能应付自如,且今年相信能取得9.5%的强劲经济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消费额和经济都取得强劲增长。林毅夫指出,接下来是否要削减经济振兴方案,中国政府就需要衡量国内和全球的经济情况,才能作出决定。

  此外,若欧洲问题导致中国出口额下跌,林毅夫建议,中国可考虑通过提高生产力或降低成本,或将出口导向转移到欧洲以外的市场来应对。

 

《联合早报》

重塑‘中国制造’

● 洪源远 / 经济纵横

  “这是个夕阳产业,”一名广东珠海的制衣厂老板对我说。正如当地许多同行一样,他正准备关门大吉。在廉价劳动力的吸引下,投资者在20年前涌入珠海。而今衬衫、玩具、塑料花、瓷片、挂钩以及弹簧这类产品的辉煌已成过去。现在,在广东生产这些东西的成本,已经高于孟加拉和越南这些国家了。

  随着劳动成本持续攀升,中国会否丧失其令人羡慕的世界工厂地位呢?

  劳动成本的提高是无可避免的。中国政府在2008年颁布了严厉的劳动法以及最低工资标准。最近,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的相关政策,缓和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为了赶上中国城市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工人要求更多的劳动补贴,广东本田汽车零部件厂引人注目的罢工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而争执的重点正是工资。

  罢工的工人要求将月薪从人民币1500元(约234美元)提高到2000-2500元(373.13美元)。很明显的,中国的工厂已经无法再提供以前那种极为低廉的价格了。

  服装制造业也是中国在依赖低廉劳工的市场逐渐丧失竞争力的主要例子。美国咨询公司Jassin O’Rourk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他七个国家。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成本是每小时1.08美元,内陆省份则为0.55-0.80美元。排名第七的印度是每小时0.51美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是孟加拉,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五分之一。

  除了中国国内的劳动力困境外,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也严重打击了国外需求。中国2009年的出口总额较2008年下跌了16%,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2008年,纺织行业10年以来首次出现盈利下降的情况。2009年3月,电子和资讯科技产品出口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近25%。中国的出口虽然在2010年开始复苏,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明显感觉得到。即便2010年1月的出口总值已经恢复到2008年同期的水平,许多工厂却已经不复存在了。

中国制造业的双重挑战

  对中国制造商来说,成本上升的长期趋势加上短期的出口暴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政府和企业家并没有坐以待毙。这种不利状况反而推动了长期被拖延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转型。随着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商正在寻求更高价值、新的市场、以及对政策的更大影响力。

  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地方政府正在描绘新的蓝图,力图将企业推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以江苏省一个被称为“丝绸之都”的中国纺织业中心为例,该市四分之三的GDP是来自纺织业,当出口额在去年下降近15%时,对当地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记必须求变的警钟。

  因此,江苏官员已经不再满足于成衣加工。通过一系列行政指导和金融激励政策,市政府计划在3年内将服装占纺织品总产量的比例减少25%,同时增加化学纤维的工业应用以获得比服装生产更高的回报。据当地官员所说,该市的工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最先由日本开发的超细纤维的能力。

  事实上,全球衰退可能为企业提升提供了良机。订单下滑压垮了那些利润微薄的低端制造商。在2008年末,有一半的中国玩具厂破产。这在短期内虽然让人担忧,但对那些在危机中幸存下来的企业来说,小制造商的消亡堪称一个利好消息。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巩固,企业也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大型企业有更多实力将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这也是中国实现攀爬价值链的的关键。

  更团结的企业也更能和对手讨价还价。从前,中国的合同生产商就像是一盘散沙而且内斗严重,对国内和国际的相关产业规定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比如,江苏的生产商一直被迫适应出口市场上反复无常的产品安全和环保标准。相比于美国和欧洲的制造商,中国制造商不但缺乏组织而且很被动。

  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随着那些存活下来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面对中国政府和国外企业时,也有了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对国内外政治拥有更大发言权,也可以减少中国企业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中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商联想的策略,该公司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聘请了一个政治说客,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中国企业。

  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无法再维持从前那种创造了出口奇迹的成本优势。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已经一去不返了。相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政权稳固而且欢迎外国投资。在国内许多地方都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集群内的商业联系可以有效地抵消上升的成本。中国国内的消费正不断扩大。此外,随着低端、低成本劳动职位向着高端、高成本职位转化,中国不但会向生产更具价值的产品迈进,同时也会进入类似设计这样的服务性行业。这种转变,也会为美国带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当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实现转型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规模更大、向产品创新和设计方面投资更多、而且更能向商业和贸易政策施加影响的企业。因此“中国制造”还没有失去其国际优势,而是仅仅向着某种全新和可能更令人生畏的形态转化。

作者洪源远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英文原题:Made in China Remade

版权所有: Project Syndicate,2010.

随着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商正在寻求更高价值、新的市场、以及对政策的更大影响力。

 

《联合早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