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博覽會蛻變台北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122010020800261,00.html


兩場博覽會,串起台北城的百年蛻變!

「不去是真可惜的!別庄我不知,單就我們的庄,沒有一家無人去的...博覽會是自有台灣,也未曾有過的熱鬧啦,看一次,就是死也甘願...」這是日據時代艋舺作家朱點人在小說《秋信》裡的一段文字,描述的是1935年「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的參與盛況。這場殖民政府在台北所做的「帝國主義的巨大展示」,幾乎是驚動全台民眾到台北「朝聖」,也進一步確認了台北在當時的政經重心地位。

相隔75年,今年台北終於又要舉辦大型博覽會-國際花卉博覽會,會場橫跨圓山、新生、美術館及大佳河濱等四大公園區。有別當年台博會是殖民者用以誇示陽剛的國力,11月的花博會以柔克剛,尋求再蛻變的契機。

始政博覽會 尋找重生力量

台北建城於清領時期的1884年,建市於日本時代的1920年,就在建市15年後的1935年,台北舉辦了第一次博覽會。那一年(昭和10年),新竹、台中發生大地震,3千多人喪生,1萬多人輕重傷,26萬人無家可歸;但就在同年,台灣有了第一次博覽會,也有了第一次地方民意代表的選舉。

當時熱鬧的程度,非身在那個年代的人,恐怕難以體會,《秋信》裡用「好比遊月宮回來還要歡喜...」,來形容看完台博會的人心滿意足。根據史料記載,當年展場串連現今的台北二二八公園、中山堂與中華路,投入經費142萬日圓,展出物品達30萬件以上,主要展館41棟,有台灣、日本、南洋的風土物產,也展出科技相關的現代化產品,而各種宣傳手法,包括宣傳單、空飄宣傳、入場兌換券、花車大遊行、小冊子、紀念郵戳等,其中台北鳥瞰圖,標出當時台北許多重要建築地標。

據統計,博覽會吸引335萬人參觀,占當時全台總人口數600萬的6成,帶來上千萬日圓商機,其中台北城內、艋舺、大稻埕等三地聯合大拍賣,更創造了225萬日圓的收益。

花卉博覽會 翻轉台北市容

經過75年,台北將在建市90年再度舉辦大型的博覽會。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強調,花博會是台北市脫胎換骨的機會,不只是辦一個展覽而已,而是藉由花卉的「美麗的力量」來翻轉台北市容。

博覽會可辦的項目相當多,何以會選中「花卉」為主題,對此,李永萍說,主要在於「花」早已深入中國人的文化,而且每年台灣各地舉辦花卉展都吸引相當多人前往參觀,像是彰化的花卉博覽會,都湧進上百萬的參觀人次,可見得「花」本身就有相當大的魅力。

李永萍認為,台北的難看在於建築沒有規劃,沒有美感,此次的花博會,將徹底改造台北市容,嚴格執行景觀法。除了硬體,此次也串連各領域的人才,將美的文化創意事物匯集進來,同時,也宣導環保概念,嚴控工商企業的節能減碳,且提供個人晶片去計算個人排碳量,而博覽會期間,接駁車一概採用電動車,就是希望不僅市容好,空氣也得變好。

她說,博覽會所展現的產品極有可能改變整個社會,市府已斥資80億元作改造,希望能達到800萬的參觀人潮目標,全台灣每3個人就有1個人前來參觀。

到底花博會能否再創75年前的風光?能否如市府所願為社會帶來質變?能否再創朱點人所說的:「看一次,就是死也甘願....」的驚豔,且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