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太烏龍茶文化圈已成形
中國時報
何健生 亞太茶藝觀摩賽評審組召集人,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諮詢顧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0800396,00.html
貴報昨日報導指出今年觀光行銷,「茶,道」是主角。其實茶藝文化在台灣一直十分盛行,也趨國際化。像二○○九年十一月在台北華山的「亞太茶藝觀摩賽」,也就是俗稱的「泡茶比賽」,在台灣已有近卅年的歷史。雖然每次比賽都在圈內造成風潮,但這畢竟還是一場「茶壺裡的風暴」,一般人並不了解。其實此次比賽首次邀請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選手參加,透露了幾個有意思的訊息:
一、亞太烏龍茶文化圈已然成形。由於台灣是烏龍茶的主要產區,產量雖不足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一,但品質優良,在烏龍茶領域可謂獨領風騷。不但在大陸廣受歡迎,在亞太地區的華人圈以及日本、韓國都有忠實的欣賞者。如以結果論,在最難的「茶湯表現」項目中,亞太平均優於台灣。而總分則是代表韓國的金癸潤以極些微分數超過獲得台灣第一名的陳海倫。這表示在烏龍茶的泡茶技巧上,亞太水準絕不在台灣之下。也足以證明烏龍茶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本有所謂的「中國茶道振興協會」,專門推廣烏龍茶文化。
二、台灣烏龍茶文化的主導地位尚未確立。亞太地區的喝茶人口裡,尤其是香港、馬來西亞等華人是以「大中國概念」在「玩」茶的。烏龍茶只是他們的選擇之一,而且他們的烏龍茶是直接承受中國傳統的「潮汕」工夫茶概念。不像台灣,雖然也受「潮汕」、「閩南」工夫茶影響,但一開始就走自己的路。經過百年的演變,早已遠離「中土」而呈現獨一無二的烏龍茶壺泡文化樣貌。他們雖然欣羡台灣茶文化的多元精緻、豐華有趣,但台灣在烏龍茶文化上的主導地位卻也尚未站穩腳步。
三、台灣在茶文化上的創新和貢獻終將匯入大中華文化的洪流中。一九八九年之前台灣茶藝前輩即已深入內陸傳播茶藝種子,如今花開葉茂。但對大多數的異邦人士而言,從台式茶館的興起到泡茶手法的創新,從茶具的設計到茶席運用,這些有著全然台灣基因的符號早已跟中國畫上等號。誰還會在乎那些「茶藝諸元」是來自台灣。
就拿這次比賽得到台灣區第二名的林玫君和「最佳茶侶獎」得主的劉凱琪,他們所呈現的「雙杯式泡茶法」是八十年代在台灣形成,九十年代成熟流行,新世紀初逐漸退出流行的台式原型的改良版。而這改良過的「雙杯泡茶法」竟然出自大陸某一茶藝學院訓練出來的台商女兒,而且已取得官方證照。只有內行人才看得出那誇張花俏的翻杯手法絕非「台灣況味」,但這無損其隆情待客的台味精神。
四、整合亞太烏龍茶文化圈,此其時也。亞太烏龍茶文化圈已然成形,但中國正式忙著它的「大國崛起」,香港、新馬又正想著在「世界茗茶評比」活動中創造商機。日本、韓國又屬非華人圈的「他者」。放眼望去,只剩台灣空有一身功夫,卻無用武之地;空有大量人才及豐富的產業資源,卻全然無作為。百年來台灣在茶產業上培養出一批批技術官僚,有各種海拔的茶園作為實驗的後盾,卅年來又育成了一批為數眾多的「茶藝師」生力軍。更重要的還有一群挑剔的消費者。
台灣不缺人才、不缺資源、更不缺創意,台灣缺的是一些具有「高度」的茶人出來整合。泡茶比賽只是選項之一,其他還有如「茶藝博覽會」、「茶文化研討會」和「創意茶席設計競賽」等。透過這些活動,亞太烏龍茶文化整合,台灣一定能找到貢獻的著力點。
中國時報
何健生 亞太茶藝觀摩賽評審組召集人,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諮詢顧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0800396,00.html
貴報昨日報導指出今年觀光行銷,「茶,道」是主角。其實茶藝文化在台灣一直十分盛行,也趨國際化。像二○○九年十一月在台北華山的「亞太茶藝觀摩賽」,也就是俗稱的「泡茶比賽」,在台灣已有近卅年的歷史。雖然每次比賽都在圈內造成風潮,但這畢竟還是一場「茶壺裡的風暴」,一般人並不了解。其實此次比賽首次邀請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選手參加,透露了幾個有意思的訊息:
一、亞太烏龍茶文化圈已然成形。由於台灣是烏龍茶的主要產區,產量雖不足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一,但品質優良,在烏龍茶領域可謂獨領風騷。不但在大陸廣受歡迎,在亞太地區的華人圈以及日本、韓國都有忠實的欣賞者。如以結果論,在最難的「茶湯表現」項目中,亞太平均優於台灣。而總分則是代表韓國的金癸潤以極些微分數超過獲得台灣第一名的陳海倫。這表示在烏龍茶的泡茶技巧上,亞太水準絕不在台灣之下。也足以證明烏龍茶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本有所謂的「中國茶道振興協會」,專門推廣烏龍茶文化。
二、台灣烏龍茶文化的主導地位尚未確立。亞太地區的喝茶人口裡,尤其是香港、馬來西亞等華人是以「大中國概念」在「玩」茶的。烏龍茶只是他們的選擇之一,而且他們的烏龍茶是直接承受中國傳統的「潮汕」工夫茶概念。不像台灣,雖然也受「潮汕」、「閩南」工夫茶影響,但一開始就走自己的路。經過百年的演變,早已遠離「中土」而呈現獨一無二的烏龍茶壺泡文化樣貌。他們雖然欣羡台灣茶文化的多元精緻、豐華有趣,但台灣在烏龍茶文化上的主導地位卻也尚未站穩腳步。
三、台灣在茶文化上的創新和貢獻終將匯入大中華文化的洪流中。一九八九年之前台灣茶藝前輩即已深入內陸傳播茶藝種子,如今花開葉茂。但對大多數的異邦人士而言,從台式茶館的興起到泡茶手法的創新,從茶具的設計到茶席運用,這些有著全然台灣基因的符號早已跟中國畫上等號。誰還會在乎那些「茶藝諸元」是來自台灣。
就拿這次比賽得到台灣區第二名的林玫君和「最佳茶侶獎」得主的劉凱琪,他們所呈現的「雙杯式泡茶法」是八十年代在台灣形成,九十年代成熟流行,新世紀初逐漸退出流行的台式原型的改良版。而這改良過的「雙杯泡茶法」竟然出自大陸某一茶藝學院訓練出來的台商女兒,而且已取得官方證照。只有內行人才看得出那誇張花俏的翻杯手法絕非「台灣況味」,但這無損其隆情待客的台味精神。
四、整合亞太烏龍茶文化圈,此其時也。亞太烏龍茶文化圈已然成形,但中國正式忙著它的「大國崛起」,香港、新馬又正想著在「世界茗茶評比」活動中創造商機。日本、韓國又屬非華人圈的「他者」。放眼望去,只剩台灣空有一身功夫,卻無用武之地;空有大量人才及豐富的產業資源,卻全然無作為。百年來台灣在茶產業上培養出一批批技術官僚,有各種海拔的茶園作為實驗的後盾,卅年來又育成了一批為數眾多的「茶藝師」生力軍。更重要的還有一群挑剔的消費者。
台灣不缺人才、不缺資源、更不缺創意,台灣缺的是一些具有「高度」的茶人出來整合。泡茶比賽只是選項之一,其他還有如「茶藝博覽會」、「茶文化研討會」和「創意茶席設計競賽」等。透過這些活動,亞太烏龍茶文化整合,台灣一定能找到貢獻的著力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