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大選 俄虎視眈眈
陸以正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2500301,00.html
上星期,舉世媒體報導與評論的重點,都圍繞著歐巴馬就職一周年打轉,無人注意世界其它角落發生的大小事件。但事實上,還有更具時間性的新聞。像是在俄羅斯聯邦西陲、白俄羅斯之南、黑海與亞索夫海(Sea of Azov)岸邊的烏克蘭共和國,在元月二十日舉行的總統大選。
這是場備受矚目的選舉。不但聯合國、歐盟、美國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都派出觀察團,命運與共的鄰國如亞塞拜然、白俄羅斯乃至東歐國家從波蘭到羅馬尼亞,都派員到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及各大城市嚴密觀察。為什麼呢?因為各國都怕俄國總理普丁會耍出什麼新花招,把烏克蘭硬生生地重新納入俄國版圖。
佔地六○三六二八平方公里、人口達四千六百萬人的烏克蘭,雖然人種、語言與俄羅斯全然不同,十九世紀起就被俄國視為禁臠。列寧領導的布爾希維克革命成功後,一九二二年烏克蘭大部分土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USSR)」的組成分子;極小部份則併入奧匈帝國。
史達林為撫平烏克蘭人的情緒,一九四四年在舊金山創立聯合國時,堅持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都成為正式會員國。世人當時只以為這是前蘇聯橫行霸道、企圖在聯大多兩票的手段,很少人費神去瞭解內中真相。到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後,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達維亞(Moldavia)以及更南邊的喬治亞、阿美尼亞(Armenia)、亞塞拜然等國紛紛乘機獨立,對俄羅斯人的自尊是很大的打擊。烏克蘭政府為委曲求全,把軍港Sevastopol簽訂長期租借協定,給俄國做為黑海艦隊基地,只求莫斯科別再來找麻煩。
蘇聯解體後才獨立的東歐小國,進入九○年代後,面對的課題是如何改變經濟體質,逐步轉化成自由市場。其結果是它們的經濟過度依賴以歐元為單位的外債。烏克蘭便是典型一例,前年春季到去年同時期,它的國民總生產額貶值了百分之廿。但按購買力平均計算仍達三三七二億美元,折算成個人生產額,名義上有七三四二美元,實際僅較半數略多。
烏克蘭人一心追求民主自由,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是二○○四年底到二○○五年初的所謂「橘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在此之前,烏克蘭政府辦理選舉時,學會了俄國習見的貪汙腐敗,威逼利誘,乃至公然做票,早已激起民怨。那次總統選舉,政府支持的候選人叫雅奴科維奇(Victor Yanukovych),他競選的對手叫尤申科(Victor Yushenko)。兩人初選結果,因為政府動了手腳,得票率都未過半,依法須重辦選舉。
烏克蘭老百姓生氣了,此後一個多月裏,人民天天上街抗議、靜坐、罷工、遊行。人數最多時,號稱有百萬人身穿橘紅色上衣,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示威,不肯解散,照片看來一片橘紅色的人海,政府無法驅散。僵持一個多月後,選舉訴訟打到最高法院,才把灌了水的初選結果撤銷。
重新選舉時,各國都派遣觀察員參加監督,計票結果,證明尤申科以五二%對四四%得勝,二○○五年一月廿三日就職。尤申科是經濟學家,做過中央銀行總裁、內閣總理。因反對政府,被推為「我們烏克蘭人民自衛集團(Our Ukraine-People’s-Self-Defense Bloc,簡稱Our Ukraine黨)」,二○○五年當選總統。他的政績雖然不錯,但受金融風暴之累,這次不識相地再出馬競選,只獲得五.四五%,自毀清譽。尤申科只好裝出一副政治家模樣,宣稱選舉公平公正,毫無偏頗,各國觀察人員也都同意他這番話。
元月二十日投票的結果,因十八位候選人殺得天昏地暗,無人能獲憲法規定的過半數;預定二月七日僅就得票最多兩人中,舉行第二輪投票,勝者始為當選。
特別之處,其中一位是金髮美女,名叫Yulia Timoshenko。經濟學教授出身的她,可不是一般所謂的花瓶,在「祖國黨(Fatherland Party)」裏有她自己的派系;曾多次當選議員,還做過兩次內閣總理,被公認為尤申科挑選的繼位人。另外一位叫Viktor Yanukovitch,因參與橘色革命而聲名大噪。此人木訥寡言,屢次被對手要求公開辯論,總是迴避不肯。如僅是兩人爭奪大位,倒也罷了。問題在俄國虎視眈眈,而烏克蘭希望能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兩國利益直接衝突。
二月七日如果那位美女贏了,台灣報紙會把她的照片登上頭版;否則恐怕只有寥寥數行新聞,請讀者拭目以待。
- Jan 26 Tue 2010 01:14
烏克蘭大選 俄虎視眈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