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社論統一口徑攻擊蔡英文的深綠化,這是之前鬧的沸沸揚揚的「流亡政府」的延續,可是雖然說是延續,但其實是個句點,這兩篇社論像是做總結一樣,提醒民眾小心蔡英文的陳水扁化,可能藉此撕裂台灣和諧的政治環境。

原本被政府與國民黨指證歷歷的矮化政府,污衊國格的重大犯行,怎麼突然間煙消雲散,從雙方陣營的隔空交火,到現在只剩下媒體聊備一格的筆戰,甚至一開始的火花及煙硝味已不復存在,反而只想趕快讓這場戰爭早早落幕,就趕緊丟出兩篇社論總結,只是除了想當然爾的藍營指控外,再也沒有顯目、突出的說法。

其實對於政府跟國民黨來說,只要能夠把這場論戰導向統獨之爭,就算大功告成了,尤其在這個選戰迫在眉梢的關頭上,能夠給對手抹點負面色彩的機會自然一點也不會放過,同時這個話題更讓令國民黨陣營興奮的地方在於,這種有損國家形象的發言,必然給民進黨帶來不小的衝擊,至少在中間選民間必然會帶來影響。可是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這場論戰不讓它繼續下去?或者不斷擴張到質疑對手對國家的忠誠度問題?

當然民眾已經厭惡這種和稀泥的打鬥方式,自然對於這種辯論也不會有多大的吸引力,畢竟在台灣對於國家地位輿論斷,早就是壁壘分明的兩派,台灣雖然有國家認同的問題,但與其說是渾沌不明,不如說是根本難以調和。因此想在這個問題上藉由挑起統獨爭論,來拉攏中間選民,其實根本沒有多大作用。同時當民進黨已經停止回應之後,如果國民黨還是持續爭鬥下去只會傷害自己的形象。

但是面對這場論戰,國民黨的銷聲匿跡自然有上述的考量,但是其投入論戰的方式跟激動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然這是攸關於國格的問題,所以做為國家的政黨必須要能夠出面捍衛,同時這又是自己當家執政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都不能夠據理力爭,那麼還有多少人民願意相信你在對外關係上能夠守護國家的地位。所以在政府出面抨擊蔡英文的說法之後,國民黨也跳出來,對這樣的說法予以攻擊。可是除了要求對手不要忘記自己正在競選公職以外,卻發現沒有更多令人激賞的言論可以讓國民黨在這場論戰中獲得鮮明的形象。

在民進黨做好適當的切割之後,就不再多做回應,而政府與國民黨此時也跟著銷聲匿跡,把爭論留給媒體。但是媒體除了把蔡英文轟做深綠以外,就是不斷重申沒有過去、現在的差別,更強烈認為中華民國早已在台灣落地生根,經由不斷的民主選舉獲得正當性與合法性,藉此反駁蔡英文的說法。只是,如果既然沒有過去、現在的差別,那麼又何必要藉由民主選舉來獲取正當性,既然通過民主化的洗禮,那麼過去跟現在有怎麼會沒有差別?中華民國是否是個國家,恐怕就像部分人所說的,只敢在國內說。此外,如果經由民主化而變得不再流亡、落地生根,那麼民主化前的政府是不是也自家人給否定了呢?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選擇正面抨擊是對的,因為它直皆污衊國格,同時也直皆威脅到自己現在的合法性,儘管過於急躁且激動,但是終究逼民進黨強調這是一個需有前提的說法,適用於過去。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國民黨卻必須要更小心,同時要避免與國民黨以同樣的口吻來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國民黨必須要同民進黨爭奪一個對台灣政治的解釋權,只是像政府一樣的把現狀當作解答,看不出國民黨對國家提出更深切的探討與思考,說服力終將不足。

只是想藉由執政者之便,要求對方承認失言,而不是提出更有力的說法讓對方感到理虧,反而還予人一種挾國家權威來箝制言論自由、黨政不分的形象。國民黨應該要努力去反駁的不是蔡英文所說的話有多麼不恰當,而是要去證明她所說的話是如何不符歷史發展。在這個問題上,報導特別描述這是「政府與國民黨」圍剿的場面,這雖然都是同一個政黨,而且是套在選舉的環境底下所做的記錄,但是如果跳出選舉的思考,會發現蔡英文跟民進黨所拋出的問題,讓國民黨身陷矛盾之中,尤其當過去與現在被切割開之後,在這個問題上,他們選擇銷聲匿跡是對的。

要像政府與國民黨那樣控訴蔡英文是傾向深綠,蔡如果提出「台灣獨立」或者「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國家」,都比「流亡政府」要更能夠符合,其實如果不要去看國民黨與部分媒體的指控,可以發現其實「流亡政府」的色彩並沒有那麼明顯,同時藉由一個民間的學術研討會做包裝跟掩護,其實它在政治效力上跟本就不像對手陣營所聲稱那樣十惡不赦。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最終必須選擇噤聲的原因,因為再干涉,再抨擊,就會陷入侵犯言論自由的境地,這也是國民黨附和政府最不恰當的地方。

基本上任何地方都會出現這種對國家或政府的負面論述,尤其是來自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政府出面加以制止,來留下箝制言論的罵名,不如讓對手陣營能夠據理力爭,進而突顯出其弦外之音的不軌企圖。但是在這次「流亡政府」說之中,國民黨顯然並沒有這麼做,反其道而行,站在政府一邊,用同樣的口吻來指控蔡英文。應當只讓國民黨出面攻擊蔡英文的不當發言,政府在對這件事感到失望,而不是讓政府打頭陣壓抑反對聲浪,然後政黨在一起搖旗吶喊跟助威。

這是種錯誤的處理方式,在台灣尤為明顯。蔡英文選擇使用「流亡政府」,而不選擇另外兩種說法自然有其政治選舉上的考量,但是比起統獨之間的官方制式說法,所謂的「流亡政府」的確具有開拓新角度的企圖。我們看到後續的討論中,除了民進黨官方所謂的過去與現在的差異,也看到部分支持的說法裡區分了國家與政府。所謂的「流亡政府」正是掐住了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要特性:國家、政府、政黨之間的渾沌不明。台灣在政治發展過程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三位一體的情況,而自八零年代以來的民主化運動,則是致力於把這三者給劃分開來,而這個民主化的運動所要改革的頭號目標就是國民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