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換將

馬英九心腹駐港推銷台灣文化

台灣駐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換將

 

  早前,台灣政府宣佈,委任前臺北市新聞處長羅智成擔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統籌台港兩地文化交流事務。由於羅智成一直被視為台灣「總統」馬英九的心腹,此番人事調動應預示台灣當局日後將進一步加強台港文化交流,引來外界關注。

  根據台灣TVBS報導,台灣新聞局在早前發布的人事令中指出,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路平的主任職位聘至2009年12月31日止,2010年1月起不再續聘。羅智成擔任這個中心的主任後,也將成為繼「駐日代表」馮寄台、「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後,第三位深受馬英九信任的幕僚「外派」,而這三個認都跟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有淵源。

  新主任羅智成

  羅智成現年55歲,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碩士,過往一直活躍在文化和媒體界,曾創作多本詩集創作遊記,在文化界擁有台灣現代詩詩人、作家及媒體工作者三重身份。

  2005年,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末期,為了竟逐「總統」大位,積極尋找馬團隊人馬,在文化界就看中了有媒體經驗的羅智成,邀請他出任臺北市新聞處長一職。羅智成上臺後,不負眾望,將過去幫市長辯護的「名嘴」角色「新聞處」變成了「城市營銷局」,以推銷臺北市形象為主,引起外界好評。其後,被喻為「機智富有文采」的羅智成,又在2008年擔任馬英九「總統」大選的新聞化妝師,負責規劃競選文宣,出力將馬送上「總統」寶座。

  外界相信,馬英九一向對其出生地香港有情結。隨著近年兩岸、港臺關系不斷取得突破,馬英九此次委派心腹進駐香港,是希望擴大台港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事實上,港臺關系日漸頻密,繼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台灣設立辦事處後,香港特區政府在2月24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又進一步宣佈,將在短期內成立「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與台灣對口機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同步設立,加強兩地之間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

  與此同時,馬英九此次的委任,也令台灣駐港機構的身份問題再次浮現在公眾面前。

  台灣駐港三機構

  1980年代之前,台灣當局的港澳事務主要是由「外交部」主理,並分別在香港、澳門設立有「外交部兩廣專員公署駐香港辦事處」、「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

  1982年開始,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台灣當局的港澳政策也逐步調整。在主管對港事務的機構方面,於1983年設立「行政院對外工作會報小組香港小組」。1984年,由於中英兩國已經草簽了《中英聯合聲明》,又將前述小組改為「行政院香港小組」,自此對港事務改由「行政院」副院長統籌處理。1987年,台灣當局又將「行政院香港小組」改稱為「行政院港澳小組」,至此台灣當局港澳工作機構完成了由「外交部」主導改為由「行政院」主導的調整。

  不過,台灣對港澳的外派機構則經歷了更長時間的調整,在港澳回歸之前,台灣當局港澳、事務主要的「代表機構」──香港中華旅行社和「駐澳門臺北旅遊文化中心」,仍直屬。外交部。領導,「陸委會」對港澳工作仍未有積極功能。

  直至港澳先後回歸中國大陸,港澳主權不復在外國政府手上,原由「外交部」主管的香港中華旅行社及駐澳門的「臺北旅遊文化中心」,分別移交負責兩岸事務的陸委會主管,並在對內名稱上分別改為「陸委會香港事務局」及「陸委會澳門事務處」。而原來分別由僑委會、內政部境管局、「外交部」、經濟部、教育部、外貿協會、新聞局等機關領導的遠東貿易中心、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海華青年活動中心、聯合教學中心等,都並歸「香港事務局」。

  鑒於北京一直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香港事務局」多年以來只能以非官方身份,分別以「中華旅行社」、「遠東貿易服務中心」以及「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這三個機構的名義,在香港運作。

  其中,「中華旅行社」是台灣在香港最主要的代表機構,直屬陸委會領導,並統籌協調各駐港單位。「中華旅行社」業務與一般旅行社全無關系,只是台灣當局為方便於香港以非官方機構名義運作所使用的非官方名稱。旅行社平時負責辦理前往台灣的各類簽証和出入境旅行証件,協助旅居香港的台灣居民,統籌台港兩地的交流等。

  香港回歸後,「中華旅行社」多番捲入兩岸的政治風波。1999年7月,「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在香港電台闡述「特殊兩國論」,其後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指示香港不應宣傳和支持「兩國論」,部分香港輿論批評傳媒不應「鼓吹台獨」。年底,鄭安國工作簽証期滿,香港政府不再續發其簽証,鄭被調回台灣,但繼任的張良任亦未能得到香港入境處簽証,以致等滿13個月後,才於2001年1月赴港屨新。

  直至2008年8月,隨著兩岸關系和緩,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訪問香港,北京駐港最高官方機構中聯辦在消息稿中,首次以中華民國的官方名稱「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局長」稱呼「中華旅行社」總經理楊家駿,是為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系的又一突破。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則是台灣當局駐香港的藝術文化機構,由江素惠於1991年底受命籌備,並於1993年成立。當時設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乃取代原先台灣新聞局駐港「自由中國評論社」之招牌,改以「光華」乃是取「光耀中華」之意。

  江素惠後來撰文憶述,當時港英政府對「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顧慮繁多,彼此達成默契裝修好搬進去,先運作一段時間才改名,半年後才正式掛牌。中心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演講廳、展覽廳,電影院展現了台灣形象,讓香港人可以對台灣有近距離認識,尤其讓他們不再視台灣駐港機構為「特務機構」了。

  至於「遠東貿易服務中心」,原名為「香港投資服務聯絡處」,香港回歸後改為改中心駐香港辦事處,一方面處理台灣有關對港的經濟事務,同時也提供香港商人赴台投資、貿易等事務。中心現任香港辦事處主任為嚴重光。

  「遠東貿易服務中心」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有關港澳之經貿、投資之推廣及大陸經貿信息的收集等,爭議性不大。近年來,「遠東貿易服務中心」最令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其成功在港舉行多個台灣美食節。現在在香港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售賣台灣美食的食肆,不可不說是「遠東貿易服務中心」的功勞。

  隨著港臺關系近期不斷取得突破,香港《新報》撰文預期,台灣官方派駐港機構,過往一直因為政治原因不能「打正旗號」,但「隨著兩岸關系、港臺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台灣官方相關部門駐港機構的正名也應該可以期待」。

  「光華」的駐港風雲

  三個中心裡,最貼近普通香港民眾的當然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而其承擔的文化推廣和台灣形象營銷的任務也至為關鍵。經過多年經營,「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確成功令港人認識台灣,甚至許多中資機構的職員、未能去台灣的大陸觀光客也慕名而來,悄悄到大門敞開的文化中心一窺。

  不過,隨著陳水扁上臺,台灣政壇出現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定位于發揚台灣本土文化,將中國文化藝術界之展覽活動排除於外,「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過去之盛景也隨政黨輪替而消逝。藍營背景的江素惠,也不得不退出付出心血籌設經營的中心。

  2002年1月,曾公開支持陳水扁的路平接棒出任「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負責文化交流及媒體聯系。當時,港府有關方面擔心她到香港後會從事政治活動,宣揚「台獨」,遲遲未向她發出簽証。結果由宣佈至正式上任,路平共花了一年時間才到香港。

  2003年2月,路平首次以「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新主任的身份在香港公眾場合露面,出席「中華旅行社」舉辦的春茗聯歡宴會。這時可以說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最低潮。

  7年後回顧這事件時,路平說,剛開始覺得有點委屈,感覺自己被誤解,「這個位置最主要是推動文化,文化一定要超越政治。我懷著這樣大的誠意要來香港,做我喜歡做的事情,結果一來就被冷遇」,她認為,導致這個現象的主因是台港政府之間信任基礎不足。

  憑著山東人不服輸的脾氣,路平誓言要一步步來証明自己只是一個文化使者,以增加文化交流、瞭解,最終達至互信的目標。如今,7年多過去,路平已成為兩岸三地文化領跑的一員,不斷引入香港人認識不多的台灣文化。位於中環廣場的光華文化中心,過去多年,舉辦了數百場活動。文化講座、藝術展演、鋪設「光華之友」網絡,成為讓香港人觸摸台灣文化的精品節目。

  最讓人稱道的是,自從2006年開始,在路平的推動下,每年11月,香港都有一個讓市民不必付費就欣賞到高質素藝術的活動──「台灣月」。「台灣月」的規模一年比一年更大,內容更是豐富多樣。

  路平說,香港由於是一個殖民社會,連藝術文化欣賞也有階級成份,壁壘分明。很多香港人經常穿得漂漂亮亮到大會堂欣賞表演,但同時有一部分人一生都不會花錢買票聽音樂會,「我希望打破這種現象,把從來沒有參加過藝術活動的人帶進來。露天音樂會,可以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和喜歡上藝術」。現在,「台灣月」已經在香港贏得關注和口碑。

  政治色彩有點偏「綠」的路平,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任內,一直小心翼翼,並未踩及港府的政治底線,終於在2004年9月獲中央政府開放「綠燈」,首次訪京,出席文學研討活動,成為兩岸文化官員交流的一大重要突破。因為在國民黨執政年代,台駐港官員從未有過訪京先例,更何況路平第一次訪京,是選在民進黨再度執政、兩岸政治關系緊繃之際。其後,路平又多次訪京,備受禮待,不能不說是成就了一個傳奇。

  另一方面,不只台灣,內地也越來越重視在香港的文化推廣每年例行舉辦不少活動。不過,在香港人眼中,兩岸文化特色頗不相同。

  台灣在香港舉辦的文化活動的最大特色,可以說是處處以「觀眾」為本。自從2006年創辦第一屆「台灣月」以來,「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每次邀請台灣藝術團體到香港,不只部是免費表演,同時能令香港人感受到台灣當局特別尊重表演團體,每次表演都給表演者很多自由度及發揮空間。每次表演,場地一股都不大,方便表演團體和觀眾面對面交流,許多觀眾都在欣賞藝術之餘,也能從交流中深受感染,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大陸不少地方政府在香港推廣內地文化時,往往更注重活動排場。在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動上,活動主辦單位無一例外部是以請來哪位高官主禮為榮,而活動的主角──表演團體和藝術工作者,反而淪為活動的配角。就文化推廣效果而言,內地比之台灣可謂有不小差距,而光華的工作堪稱值得內地借鑒。

(凌德/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