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四大族群共存,派系政黨爭雄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4twldr/446185.htm

台東縣位於臺灣島東南部,面積3515平方公里,人口24.5萬人(2001年底),是本島人口最少的一個縣,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72人。下轄1市(台東市)、2鎮(成功鎮與關山鎮)及13個鄉(長濱鄉、池上鄉、東河鄉、鹿野鄉、海瑞鄉、延平鄉、卑南鄉、金峰鄉、大麻裏鄉、達仁鄉、大武鄉、綠島鄉與蘭嶼鄉)。縣治設在台東市。

台東縣人口從1949年起開始增加,到1971年達到高峰,計27萬人。此後該縣人口開始下降,主要是大批青年人外移,近十多年人口呈負增長。台東市是台東縣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且1992年始人口開始回升,目前該市人口近占全縣人口的一半。2萬人口以上的地區是成功鎮與卑南鄉;1萬至1.5萬人口的鄉鎮有關山鎮、太麻裏鄉、東河鄉、長濱鄉、鹿野鄉與池上鄉;其餘鄉人口在7千人以下,包括大武鄉、綠島鄉、海瑞鄉、達任鄉、金峰鄉與蘭嶼鄉。

台東縣社會結構與花蓮縣類似,有四大族群,即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主要有六個族群,分別是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雅美族、排灣族與魯凱族)。其中,原住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康熙時代起,漢人開始移入,成為今天的閩南人群。國民黨退居臺灣後,輔導退役官兵及大陸沿海島嶼居民來台東開發,並成立太平洋與馬蘭兩個榮民之家,形成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60年代起,許多客家人遷居台東,形成客家人族群。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加上人少地多,族群融合相處,但平原地區反國民黨色彩濃厚。

台東縣南北狹長,多為高山地帶,經濟比較落後,農業比重大,農業人口約占三分之一。工業主要以水泥、制糖與木材加工為主。製造業家數約380多個,知名的大企業只有永豐餘紙廠等少數幾家。工業區主要包括豐樂工業區、利家工業區及池上工業區,同時計畫建設智慧軟體工業園區。

一、地方派系與地方勢力概況

台東縣是一個移民縣,形成不同的外地勢力派系,如台中派、雲林派與台南派等。就派系發展來說,興衰變化無常,早期以吳派與黃派最具影響。臺灣學者陳明通在其《派系政治與臺灣的政治變遷》一書中認為,台東縣的派系有吳派(吳金玉)、黃派(黃拓榮)、台中派(洪掛)、雲林派(許添枝)、台南派(王錫五)、少壯派(鄭烈)等。90年代以後,在新的政治環境下,政壇上崛起的一些政治新秀又各立門戶而形成新的政治勢力,特別在基層更是山頭林立。

早期台東縣地方政壇主要以閩、客籍劃分勢力。閩南籍以卑南地區的王登科為首,客家籍則以吳金玉、黃拓榮等人為代表。但因議長選舉,同屬客籍勢力的吳金玉與黃拓榮發生矛盾。首任民選縣長陳振玉任職不及一年病逝,在1952年的縣長補選中,時任縣議長的吳金玉獲國民黨提名而當選。在議長選舉時,黃拓榮與許添枝展開競爭,由於國民黨高層的主導與壓力,黃拓榮當選,但吳、黃矛盾產生,各自發展自己的政治勢力,逐漸形成黃派與吳派。

黃派。最初領導人是黃拓榮,勢力主要集中在台東縣長濱鄉農會、台東市信用合作社、台中縣沙鹿鎮合作社、臺灣省蔗農消費合作社、臺灣省住宅公用合作社、台中企銀等。黃派先後執政長達16年,成為台東縣政壇最大勢力。

吳派。最初領導人為吳金玉。他曾任第一屆補選縣長與第二屆縣長,是台東縣早期一股主要政治勢力。吳派的勢力集中在長濱鄉農會、田寮鄉農會、台東市信用合作社、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

鄭派。也稱少壯派,是一支新興政治勢力,是從基層選舉、省議員、“國大代表”與“立法院”等選舉中發展起來的。地方政治新興勢力以鄭烈與饒穎奇最具代表性。其中,鄭烈在任十多年的“國大代表”後,又連任兩屆縣長,離職後又任省政府委員,成為一支有相當實力的地方派系。原屬鄭派的另一領袖人物為原住民“立法委員”陳建年,後逐漸形成一股地方勢力,而稱其為陳派。

饒派。也是一支新興政治勢力,以饒穎奇為代表。饒穎奇在地方上經營多年,擁有固定班底與支持力量,是台東出身的重要政治人物,連任數屆“立法委員”,並曾任“立法院副院長”,成為台東縣與臺灣政壇一支實力雄厚的政治力量。

徐派。以連任兩屆縣議會副議長的徐慶元為首。他于1994年成功當選省議員後,逐漸在地方形成一股新興政治勢力,後加入親民黨,2001年當選縣長。

另外,台東縣以鄉市鎮長為首的地方山頭勢力更多、更複雜。

二、地方權力之爭

台東縣首任民選縣長是陳振玉。他任職不及一年病逝,在1952年的縣長補選中,時任縣議長的吳金玉獲國民黨名當選,並連任第二屆縣長。在吳金玉連任兩屆縣長後,國民黨提名黃拓榮競選第三屆縣長,吳金玉則暗中支持黃忠競選。結果,黃拓榮獲勝,當選第三屆縣長。在第四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黃拓榮競選連任,吳派則支持林德村競選,黃拓榮當選連任。

1964年進行第五屆縣長選舉,國民黨未提名黃、吳兩派人物,而提名台東鎮長張振雄。青年党的黃順興也出馬角逐。由於國民黨候選人得不到地方派系的支持,張振雄輸給青年党的黃順興,國民黨失去台東縣的執政權。國民黨選舉中提名不當與排斥地方派系的做法,是導致這次選舉失敗的主要原因。於是在第六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還是得依靠派系力量奪回執政權,於是提名黃派的黃鏡峰競選,黃鏡鋒重新奪回執政權。黃派力量再次大顯威力,在黃鏡峰連任兩屆縣長後,黃派的蔣聖愛又接連當選第八、九兩屆縣長,黃派成為台東縣政壇最大的政治勢力。

不論是吳派還是黃派當選縣長,政績均不佳,地方建設落後,引起國民黨高層與民眾的不滿,加上選舉競爭更加激烈,國民黨不得不對選舉策略進行調整。在1985年第十屆縣長選舉時,國民黨再次放棄提名派系人士,而提名“國大代表”鄭烈參選,鄭順利當選,並連任第十一屆縣長。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政黨政治有較大發展,地方權力爭奪不僅是國民黨內部派系與勢力之爭,還有政黨競爭。在1993年第十二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原住民陳建年與退出國民黨的陳益南展開競爭。陳益南雖然獲得民進黨與新党的聯合支持,但也無法改變國民黨在台東縣的實力,陳建年以6.7萬票當選,得票率達到68.5%。陳建年也是第一位原住民縣長。

在1997年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中,主要有三人角逐,分別是國民黨籍違紀參選而被開除黨籍的省議員徐慶元、國民黨籍及現任縣長陳建年、民進党徵召的黃昭輝。陳建年是唯一的原住民候選人與現任縣長,獲得國民黨當政者與原住民的支持,因此在選舉中以4.8萬張票險勝。關鍵是取得了五個山地鄉原主民(原住民選票近占三分之一)與“立法委員”饒穎奇的支持。

退黨的徐慶元是新興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農會系統,提出“打破國民黨提名就當選的神話,台東才會受重視”的口號,在策略上以阿美族籍的林昌榮為副縣長人選,並得到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蔡中涵、前縣長鄭烈與人口較多的台東市民的支持,因而僅以4.7張票敗北。可見徐氏在台東勢力不可小視,同時反映國民黨在台東縣的內部矛盾。黃昭輝是前高雄市籍的“國大代表”,與台東縣沒有歷史源淵,無法獲同選民認同,不足6千票,顯示民進黨在台東縣實力還不足以抗衡國民黨。

在2001年台東縣長選舉中,有4人角逐,分別是國民黨提名的縣議會議長吳俊立、親民黨提名新加入的的徐慶元、民進黨提名的台東市長賴坤成與無黨籍的彭權國,結果親民党的徐慶元當選,國民黨再次失去台東縣的執政權。

三、地方權力結構的變化

泛藍陣營在台東縣佔有絕對優勢。其中,國民黨在台東縣政權結構中具有較大實力。在過去省議員與“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中,國民黨一直佔優勢。民進黨執政及親民党成立後,台東縣的政治版圖仍以泛藍陣營為主。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有5黨5人競選1席名額,結果國民黨籍的前“國大代表”、前縣長黃鏡鋒的兒子黃健庭當選。

縣長這個行政大權除第五屆為青年党掌握外,長期為國民黨執政。在2001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雖失敗,但仍為泛藍陣營的親民黨取得政權。在縣議會,國民黨優勢更大。在1998年第十四屆縣議會選舉中,國民黨取得30席中的22席,較上屆少1席,得票率從70.7%降為降為63.1%;在2002年議會選舉中,雖然競爭激烈,國民黨仍獲得19席,加上親民党的2席,計有21席,占了總數的70%。在1998年鄉鎮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更是拿下16席中的15席,較上屆增加3席,得票率從64.8%降為55.6%;在2002年鄉鎮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取得10席,加上親民党的1席,泛藍合計為11席,占總數的68.8%。另外,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泛藍獲得92.7萬票,得票率達76.5%

以民進黨為主體的泛綠陣營在台東縣的勢力不如其他縣市大。在1992年的“國大代表”選舉中,民進党奪得1席,加上不分區“國代”1名,佔有兩席。但在基層力量則相當弱,直到1998年鄉鎮市長與縣議員選舉中,才各獲得1席;在2002年縣議員選舉中,未有人當選,鄉鎮市長也只有台東市長1席。

在2001年縣長選舉中,民進党獲得1.7萬張選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獲得2.2萬張選票;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民進党獲得2.8萬張選票,為最高得票數,最高得票率也只有30%。可見,民進黨在台東縣只有不足3萬票的實力。

中國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