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
美國著名知識份子雜誌《黨派評論》停刊
美國著名的左翼知識份子雜誌《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於4月中旬宣佈停刊。這份雜誌由菲力浦斯(William Phillips)和拉夫(Philip Rahv)於1934年創辦,政治傾向具有託派色彩,長期致力於從左翼立場批判史達林主義。在68年的出版歷史上,其發行量從未超過一萬五千份,目前只有3000份左右。但在1930到60年代的鼎盛時期,它是美國公共知識份子的重要論壇,撰稿人中有聲名卓著的政治哲學家阿倫特(Hannah
Arendt);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鮑德溫(James Baldwin),桑塔格(Susan Sontag);批評家麥卡錫(Mary
McCarthy), 威爾遜(Edmund Wilson),特裏林(Lionel Trilling), 豪(Irving Howe);詩人艾略特(T.S.
Eliot), 洛厄爾(Robert Lowell);以及小說家貝婁(Saul Bellow),梅勒(Norman Mailer)等。
《黨派評論》編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認為,這樣一份著名雜誌的停刊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蘇聯解體之後,反史達林主義的論題失去的原有的意義,雜誌也難有焦點定位。其次是其他左翼刊物如《紐約書評》和《壁壘》(Ramparts)等在影響力與聲譽方面已經超過的《黨派評論》。迪克斯坦在並“憑弔”文章中寫道,《黨派評論》起初並不引人注目,作者群主要是紐約區的猶太知識份子,他們都沒有學院文憑,但最終他們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知識份子。而《黨派評論》也是美國最優秀的幾本刊物之一。
愛德華·薩依德去世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Said)於2003年9月25日因白血病去世,享年67歲。薩依德是享譽世界的文學理論家和文化批評家,被公認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批判知識份子之一。他的逝世引起了廣泛的震驚與哀悼,在幾個月內世界各地有近千篇紀念文章發表,普遍認為這是學術界和公共知識界的巨大損失。
薩依德1935年出生於耶路撒冷,大半生在美國度過。195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60年及1964年分別獲得哈佛大學碩士與博士學位。長期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也先後擔任耶魯、哈佛和約翰霍普金斯等大學的客座教授。在美國國內與國際政治事務中,薩依德始終堅持批判知識份子的立場,積極參與公共領域的重要爭論,在學術界內外都擁有廣泛的讀者。他是當今西方世界中巴勒斯坦問題的代言人,對以巴雙方在和平問題上的立場與政策都提出過強烈批判與建設性的方案。他在文化批評、比較文學與英國古典文學等研究領域中的傑出學術工作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並具有跨學科的影響。其“東方主義”論已經成為當代的經典批判論述。主要代表作有《東方主義》(1978)和《文化與帝國主義》(1985)。也許,薩依德在獲知法國著名學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逝世的消息時所寫的一段話,可以恰當地用來描述他自己的去世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他的去世是如此令人痛惜以至於無法在遙遠的美國獨自承受,他的作品與知識典範,在這個對人性缺乏支持而正統的道德與權力難以挑戰的年代,對我們既是啟示又是慰藉,而他的批判與反抗精神是我們必須繼承和永遠堅持的。
羅伯特·默頓去世
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ing Merton)因長期身患癌症於2月23日逝世,享年92歲。默頓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科學社會學的奠基人和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性人物。1910年7月4日出生於費城,1931年畢業於天普(Temple)大學,隨後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等攻讀研究生,1936年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哈佛大學任教。1939至1941年間在圖蘭恩(Tulane)大學任教。1941年後一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直到1979年榮休。期間曾出任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應用社會研究所副所長、美國社會學協會主席(1956-1957)、美國科學社會學研究會主席(1975-1976)、以及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1975)等職。主要學術著作包括:《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和社會》(博士論文,1935),《論科學與民主》(1942)和《科學發現的優先權》(1957)等。默頓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學者,也是極為優秀的學術導師。他培養學生有許多成為社會學界的重要人物,其中科爾曼(J.
Coleman)、布勞(P.Blau)和科塞(L. Coser)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社會學家。而他自己的兒子羅伯特·C·默頓於199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伽達默爾傳記引起爭論
海德格爾與納粹政權的關係問題曾在知識界引起熱烈的爭論。而最近,海德格爾的弟子、去年辭世的大哲學家伽達默爾也被質疑與納粹的曖昧關係。今年7月《伽達默爾傳記》(Hans-Georg
Gadamer: A Biography)的英譯本由耶魯大學出版,立即引發了尖銳的爭議,這實際上是美英知識界對1999年德國討論的延續,當時這本傳記的德文版剛剛發表。其焦點問題是:伽達默爾在納粹當政時期究竟做了什麼?應該如何評價?
傳記的作者格榮丁(Jean
Grondin)教授以史料檔案為依據記錄了伽達默爾在1930和1940年代的生涯,描述了他如何在納粹統治的黑暗時期圓滑行事,提升自己的學術地位。他雖然沒有正式加入納粹黨,但在發現有利於自己晉升的時候就參加了一個納粹教導營,從而不失時機地填補了遭到清洗的猶太教授所留下的位置。而在1945年蘇聯紅軍佔領德國後,伽達默爾又常常在課堂上為“無產階級專政”熱烈辯護。但格榮丁也在書中為伽達默爾辯護,認為他屬於那種不過問政治的老一代大學教授,只是機智地採用了實用主義的生存策略。伽達默爾曾驕傲地宣傳:從不閱讀歷史短於2000年的書。格榮丁甚至認為,海德格爾對納粹的熱情也只是“羞恥”而不是“罪行”。但許多學者持不同的看法,其中包括伽達默爾的學生沃林(Richard
Wolin)教授,他在多篇文章中尖銳地批判了自己的老師在第三帝國時期的作為,認為德國學術界的所謂“內心流亡”的觀念是華而不實的托辭。伽達默爾一直沒有對自己面對艱難問題時的行為作出反省。他認為格榮丁的“生存策略”說法沒有理解哲學家作為一種職業的特質,即以原則而不是自我利益來行事。
美國高校統計資料最新報導
美國《高等教育紀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在12月公佈了美國高校今年的主要統計資料。美國現有四年制大學和學院共2487所,其中公立學校有628所。公立學校平均學雜費為3,746,而私立學校平均學雜費為16,287美元。在校註冊人數,本科生13,155,393名,研究生1,850,271名,專業學院(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等)學生306,625名。今年授予學士學位1,244,171人,碩士學位468,476人,博士學位44,904人,專業學院學位79,707人。人口中的15.5%具有學士學位,8.9%擁有碩士與博士學位。
公立大學教師的平均年薪為63,595美元,其中正教授為82,344美元,副教授為57,984美元,助理教授為48,671美元。而私立大學教師的平均年薪為76,132美元,正教授為99,634美元,副教授為64,782美元,助理教授為55,232美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