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
8. 格拉斯遲到的自白
小說《鐵皮鼓》使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成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文學院給他的評語是:“嬉戲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歷史被遺忘的面孔。”然而,今年8月12日,格拉斯公開揭示出自己曾是納粹党衛軍人的身份,由此引發了一場席捲德國、歐洲乃至全球的黑色風暴。德國聯邦議員要求收回格拉斯的一切榮譽獎賞,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委婉地指責格拉斯坦白得太晚。許多批評者認為,格拉斯年輕時的選擇可以原諒,而不可饒恕的錯誤在於其“長達61年之久的緘默”。最激烈的抨擊來自格拉斯的出生地,現屬波蘭的格但斯克(原名但澤)。格但斯克市議會決定要求格拉斯放棄“但澤榮譽市民”的稱號。此外,《紐約時報》也刊登評論,題為“格拉斯:一個非常的德國恥辱”。與此同時,格拉斯的作家同行們紛紛為其辯護。美國作家約翰·歐文在《衛報》上刊文讚揚格拉斯的勇氣與道德。葡萄牙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懷疑那些批評者在沒有捫心自問的前提下表達了“偽善”的想法。《法蘭克福彙報》則提供事實證據:二戰一結束,“格拉斯在戰俘營中就向美軍方承認自己是納粹党衛軍人,相關材料現存于柏林國防軍問訊處。”更有力的辯護在於格拉斯的作品本身。合稱為“但澤三部曲”的《鐵皮鼓》《狗的歲月》及《貓與鼠》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深刻反映了納粹時期社會的扭曲與荒謬,其中也蘊含了對自身經歷的反思與懺悔。格拉斯的自傳體新作《剝洋蔥》於8月16日出版。
9 余英時教授榮獲克魯格獎
美國國會圖書館11月15日宣佈,美籍華裔歷史學家余英時和美國歷史學家約翰·霍普·佛蘭克林(John
Hope Franklin)共同獲得2006年度“約翰·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每人各獲得50萬美元的獎金。“克魯格獎”于2003年創立,由慈善家約翰·克魯格(John
W. Kluge)資助,美國國會圖書館組織評審。該獎專門針對諾貝爾獎沒有涵蓋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並期望在將來能夠獲得與諾貝爾獎同等的聲譽與地位,年度獎金為100萬美元。候選人由相關學科的著名學者推薦產生,評選標準是,其學術研究被同行公認為對本學科具有傑出貢獻、對其他學科具有跨學科的啟示與借鑒意義,以及對公共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獲獎者不限國籍,不限寫作語言。2003年,時年76歲的波蘭裔哲學家柯拉科夫斯基獨自獲得首屆“克魯格獎”;2004年,80歲的美國歷史學家嘉斯拉夫·帕利坎和91歲的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分享了第二屆克魯格獎。2005年該獎空缺。今年的克魯格獎授予華裔與非洲裔的歷史學家,似乎表明克魯格獎對不同文化族群的開放取向。余英時1930年生於中國天津,1956-1961年就讀于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在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曾擔任中國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余英時的主要著作包括《漢代中外經濟交通》、《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士與中國文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現代儒學論》以及《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等。佛蘭克林今年91歲,現為杜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專門研究美國黑人歷史。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北卡羅來納州的自由黑人》《從奴隸到自由》《解放宣言》和《二十世紀的黑人領袖》等。
10. 2006年辭世的學者與作家
11月16日,諾貝爾經濟學獎(1976年)獲得者密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與世長辭,享年94歲。他被稱為與凱恩斯、薩繆爾森齊名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教父。他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倡導依靠個人責任感的自由競爭,認為控制貨幣供應是政府唯一可以使用的經濟杠杠。他在理論上有三大貢獻,即現代貨幣數量論、消費函數理論以及自然率假說理論,著有《實證經濟學論文集》《自由選擇》等。弗裏德曼在芝加哥大學的課堂上結識了羅斯·戴瑞克特,六年後兩人結為終身伴侶。1998年他們合著的回憶錄《兩個幸運的人》問世,其中有相當大的篇幅回顧了弗裏德曼的三次訪華經歷。他曾近距離地觀察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變遷過程,向中國介紹關於自由市場的思想,對中國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特殊而富有爭議的影響。
9月15日,享譽世界的記者兼作家奧裏亞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在家鄉佛羅倫斯去世,終年77歲。作為記者,她以罕見的尖銳犀利採訪了霍梅尼、基辛格、鄧小平和布托等世界政壇最為重要的領袖人物。法拉奇說,她每次採訪經歷裏都“傾注了心和靈魂”,一如她對於一生僅有的一次愛情(與希臘抵抗運動領袖帕納古利斯)和她那未出生的孩子。《人》與《給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兩書滿載著她對生命的禮贊和熱愛。在2001年9·11災難之後,沈默已久的法拉奇發表八萬言的《憤怒與自豪》,猛烈抨擊伊斯蘭文化的“野蠻”,由此招致“種族歧視”的指控。而她的回答是:“你們想對我做什麼?你他媽就做你的,我就是要說出我想說的。”無論人們對她的言論有多少爭議,她的離去讓世界少一個桀驁不遜的女性聲音。
10月30日,文化人類學領域傑出的學者柯利弗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因病驟逝,享年80歲。格爾茨從1970年開始任職于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他在社會文化理論上貢獻卓著,不僅體現在他的符號人類學理論,而且延伸到地理學、政治學和歷史學等領域。他的《文化的解釋》《爪哇的宗教》《地方性知識》等著作影響深遠,被公認為20世紀學界的一位“具有原創力和刺激力的前沿人物”。
4月29日,哈佛大學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加爾佈雷思(John Galbraith)於98歲高齡逝世。除了《1929年大崩盤》《富足社會》等經濟學名著之外,他還留下了包括自傳、小說在內多種文體的50餘種書。曾獲得美國總統頒發的自由勳章。
8月1日,著名政治學家、“差異政治”理論的主將艾裏斯·馬里恩·楊(Iris
Marion Young)於家中病故,年僅57歲。她2000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執教政治學,在女性主義理論、正義理論、民主理論等領域都有卓越貢獻,而使她獲得國際聲譽的著作是1990年出版的《正義與差異政治》。楊不僅是傑出的思想家,也是草根行動的積極參與者,對婦女、勞工等弱勢群體有切實的關懷,著有《包容與民主》《論女性身體經驗》等。
7月1日,社會學家菲力浦·瑞夫(Philip Rieff)辭世,終年84歲。早在1950年,當時在芝加哥大學擔任講師的瑞夫與蘇珊·桑塔格閃電結婚,並維持10年婚姻。多年來,桑塔格的聲譽似乎遮蔽了瑞夫的光芒。而瑞夫是20世紀不容忽視的一位佛洛德研究者,著有《佛洛依德:道德主義者的頭腦》和《治療主義的勝利》,並富有洞見地提出,西方文明從羅馬時代到20世紀初先後受到“政治人”“宗教人”和“經濟人”的統治,如今則由“心理人”主宰,接受一些精神領袖關於“自我”的信念。
6月16日,《紐約書評》二主編之一芭芭拉·愛潑斯坦(Barbara Epstein)死于肺癌,終年77歲。愛潑斯坦畢業于哈佛大學,曾負責編輯轟動全球的《安妮日記》。1963年加入《紐約書評》之後,她負責文學、文化方面的組稿與校訂,與這本刊物一同走過了43年。如今《紐約書評》已成在知識界聲譽卓著的書評期刊。本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把“終身成就獎“授予《紐約書評》的兩位創始人和兩位聯合總編。
4月30日,法蘭西學院院士讓-弗朗索瓦·何維勒(Jean-François
Revel),因心臟病逝世,享年82歲。他也是一位政論家,曾擔任法國《快報》社論作者15年,後又成為《觀點》週刊的專欄作家。在他一生出版的30多本書中,最著名的有《無馬克思,無耶酥》《極權趨勢》以及《和尚與哲學家》。其中,《和尚與哲學家》一書是他與皈依佛教的兒子馬蒂厄·裏卡爾在山頂上的一場西方哲學與佛教之間的對話,拷問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