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年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


2008年人文學科重要獎項



 



  美國國會圖書館12月3日宣佈,彼得·布朗(Peter Robert Lamont
Brown)和羅米拉·塔帕(Romila Thapar)共同獲得2008年“約翰·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2]布朗1935年出生於愛爾蘭,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他是一位卓越的教師和學者,能閱讀
15種語言的文獻,早年受到法國年鑒學派的影響。他的研究開闊了學術界對晚期古代歷史的理解,重新書寫了地中海世界2世紀到11世紀的歷史,特別是對羅馬帝國的終結、基督教的出現以及伊斯蘭教在地中海地內外的興起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塔帕現年77歲,是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古印度史的榮休教授。她的學術研究通過細緻考察印度文明兩千年的演進過程,探尋其歷史意識,從而開闢出關於印度文明的一種全新的更為多元的視野。對於這兩位歷史學家畢生的工作,國會圖書館的詹姆斯·比林頓評價說:“布朗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文學性和可讀性的歷史學家之一,把基督教一千年間一些鮮為人知的魅力人物,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塔帕則運用大量的遠古資源和各種語言,全面介紹著現代社會科學,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傳統印度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克魯格獎于2003年創立,由慈善家約翰·克魯格資助,美國國會圖書館組織評審。該獎專門針對諾貝爾獎沒有涵蓋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並期望獲得與諾貝爾獎同等的聲譽與地位。布朗和塔帕是克魯格獎的第六和第七名獲獎者,他們分享了100萬美元的獎金。



 



  2008年度坦普爾頓獎(Templeton Prize)授予72歲的波蘭宇宙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及天主教牧師邁克爾·海勒(Michael
Heller)。[23]兼具科學家與神學家雙重身份,海勒提出並始終關切的一個根本主題是:宇宙是否需要具有涵義?在其30部論著中,這個主題在相對論、量子力學、幾何學以及科學歷史等領域獲得充分展開。對於海勒的貢獻,小約翰·坦普爾頓說:“他的創造性工作顯示出,物理學、哲學與神學這三個人文領域能夠彼此關聯;科學與宗教的相互影響可以取得豐碩的成果,卻不會對科學的自主性造成絲毫破壞。”海勒獲得了82萬英鎊(約160萬美元)的獎金。此獎是由約翰·坦普爾頓(John
Templeton)於1972年創建,旨在鼓勵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探索和擴展人對神性的感知,包括對愛、創造性、智慧、宗教等的研究,以促進科學與宗教之間的對話關係。去年的獲獎者是哲學家查理斯·泰勒。



 



  2008年度霍爾堡國際紀念獎(Holberg International
Memorial Prize)授予美國杜克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弗萊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R. Jameson),他獲得450萬挪威克朗(約75萬美元)的獎金。[24]頒獎辭讚譽他“對理解社會構成與文化形式的關係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詹姆遜是當代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文化理論家之一,也為中國學術界所熟知。他的許多著作被翻譯為中文出版,對於中國學者理解文化批判、馬克思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發生了深遠的影響。霍爾堡獎是挪威議會于2003年創立的,專門授予每年在人文、社科、法律和神學領域中一位成就最為傑出的學者。此前的獲獎者包括朱麗亞·克利斯蒂娃(2004年)、尤爾根·哈貝馬斯(2005年)、舍莫爾·艾森斯塔特和羅奈爾得·德沃金(2007年)。



 



  2008年辭世的學者與作家



 



  被稱為“俄羅斯民族良心”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於2008年8月3日辭世,享年89歲。從《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到《第一圈》、《癌症病房》到驚世之作《古拉格群島》,這位始終持不同政見的作家揭露和抨擊了史達林主義。這使他大半生都流亡異鄉。在美國的二十年間,索爾仁尼琴繼續記錄俄國革命歷程,著書《紅輪》。然而在他心中,美國並非自由的化身。在1978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發言中,他對美國精神之脆弱性予以批判,指出美國人正在喪失勇氣和剛毅,而陷於鄙俗的物質主義泥沼。蘇聯解體後,他於75歲的高齡回到祖國俄羅斯;2007年與普京會面,並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獎。



 



  2008年2月27日,美國保守主義奠基人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病逝,終年82歲。1951年,年僅25歲時的巴克利就進入公眾視野,在耶魯大學建校250周年之際發表著作《上帝與耶魯人》(God and Man
at Yale),批判自己的母校已經背離其最初的教育使命,一時激起知識界的熱烈辯論。1955年,他創建了《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使之成為20世紀美國保守派運動的重鎮。巴克利主張將傳統的美國政治保守主義與放任政策及“反共產主義”相融合,這一思想奠定了以前總統雷根等為代表的現代美國保守主義的基礎。1991年,老布希將總統自由勳章授予巴克利。2004年,巴克利指出新保守派“高估了美國的力量與影響力”。



 



  法國文學巨匠阿蘭·羅伯-格裏耶(Alain Robbe-Grillet)於2月18日去世,享年85歲。羅伯-格裏耶著有《橡皮》、《窺視者》、《嫉妒》等,以其“非正統敍事”聞名於世,被公認為
1960年代“新小說派”的先驅人物。他的劇本創作《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由法國新浪潮大師阿倫·雷奈拍成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和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此後,格裏耶親自執導電影,代表作有《不朽的女人》、《撒謊的男人》等。



 



  約翰·萊昂納德(John Leonard),美國著名文學、影視及文化評論人,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1月5日病逝,終年69歲。萊昂納德曾擔任《紐約時報書評》主編,為《新共和》、《華盛頓郵報》等報刊撰稿。他是首位向美國引介諾貝爾獎獲得者托妮·莫里森和加布裏埃爾·馬奎斯的書評人。



 



  12月24日聖誕前夜,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撒母耳·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與世長辭,享年81歲。亨廷頓在紐約出生,16歲考入耶魯大學,1951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當時還不到24歲)。從 1950年開始,他開始在哈佛大學政治系任教,直到2007年榮休。亨廷頓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美國政治,比較政治學和政治發展理論,發表了17部著作和90
多篇學術論文。代表作包括:《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1976年)、《第三波:20世紀晚期的民主化》(1991年)、《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以及《我們是誰?美國國家認同的挑戰》(2004年)。他的研究著述被廣泛引用也引起許多爭議。



 



  同一天,哈樂德·品特(Harold Pinter)因患癌症逝世,享年78歲。品特被認為是英國繼蕭伯納之後最重要的劇作家。他深受貝克特和尤奈斯庫的影響,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早年曾就讀皇家藝術戲劇學院,27歲時發表處女作《房間》,引起關注。代表作包括《生日聚會》、《看門人》、《情人》、《回鄉》,以及電影劇作《法國中尉的女人》等。他的寫作具有高度獨創性,使得“品特式風格”(Pinteresque)一詞被收入正規英文詞典。瑞典皇家科學院2005年授予品特諾貝爾文學獎,在頒獎公告中讚譽“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1] Joseph E. Stiglitz, “The End of
Neo-liberalism?”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stiglitz101).



 



  [2] Jacob Weisberg, “The End of
Libertarianism,” Newsweek (
28 October 2008).



 



  [3] Richard A. Epstein, “The Libertarian:
Strident and Wrong,” Forbes.com (
28 October 2008).



 



  [4] Edmund S. Phelps, “Does Capitalism
Have a Future?,” The
Guatemala Times (21 December 2008).



 



  [5] “Life after Bankruptcy,” interview
conducted by Thomas Assheue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Ciaran Cronin (http://www.signandsight.com/features/1798.html).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Nach dem Bankrott” in Die Zeit (
6 November 2008).



 



  [6] Roger Cohen, “Perfecting the Union,” The New York Times (5 November 2008).



 



  [7] Alan Wolfe, “Dixie Shtick,” The New Republic
(
19 November
2008
).



 



  [8] Marie Arana, “He’s Not Black,” The
Washington Post (
30 November 2008); B01.



 



  [9] Laurence H. Tribe, “Morning-After
Pride,” Forbes (
5 November 2008).



 



  [10] “The Day After,” Dissent Up Front
Online Argument and Commentary (http://dissentmagazine.org).



 



  [11] “Does the Free Market Corrode Moral
Character? Thirteen Views on the Question”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www.templeton.org,
Autumn 2008).



 



  [12] 這個系列包括:1968: It’s Not Just about the
Music; 1968: Day by Day; 1968: Day by Day Omnibus; 1968: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1968: Philosophy in the Streets; 1968: Rivers of Blood; 1968: Sex,
Telly and Britain; 1968: The Sixty-Eighters at Sixty; 1968: The Year of
Revolutions等。



 



  [13] http://www.socialismconference.org/:
“Socialism 2008: A Weekend of Revolutionary Politics, Debate and Discussion.”



 



  [14] “Symposium 1968: Lessons Learned,” Dissent
(Spring 2008).



 



  [15] Naomi S. Baron, Always On: Language
in an Online and Mobile Worl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6] Nicholas Carr, The Big Switch:
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 (W. W. Norton, 2008).



 



  [17] Nicholas Carr, “From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The
Atlantic (July-August 2008).



 



  [18] Mark Bauerlein, 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 or Don’t Trust Anyone Under 30 (Tarcher/Penguin, 2008).



 



  [19] Susan Jacoby, The Age of American
Unreason (Pantheon, 2008).



 



  [20] Thomas H. Benton, “On Stupidity,”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 August,
5 September 2008).



 



  [21] Thomas Bartlett, “The Betrayal of
Juda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30 May 2008).



 



  [22] http://www.loc.gov/today/pr/2008/08-225.html.



 



  [23] http://www.templetonprize.org/news.html.



 



  [24] http://www.holbergprisen.no/HP_prisen/en_hp_2008_jameson.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oky 的頭像
    gloky

    葛洛奇

    glo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